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师承教育 > 正文 >

人才培养

岳冬辉师承导师组


岳冬辉师承导师组工作总结

  1. 近五年师承教育带教基本情况

    (一)团队负责人情况

    团队负责人岳冬辉教授为全国中医药第五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温病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学中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启发了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和主动探求,深受学生欢迎。

    从事中医温病研究和内科临床17年,继承弘扬中医名家学术经验。临床主攻方向为呼吸内科和脾胃内科,对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脾胃系统疾病积累一定临床经验。注重中医经典思路尤其是温病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运用,善于总结和继承历代中医名家学术经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经方与时方相融会,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调理脾胃病变,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二)团队情况

    团队带教教师为副主任医师或博士学位讲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

    王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于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擅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病系统疾病,参与科技部专项和其他省部级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同时从事中医住院医师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研究,临床带教经验丰富。

    崔妍,医学博士,讲师。从事中医温病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从事中医温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擅长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失眠、抑郁、焦虑等神经内科疾病。

    韩珊珊,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肺病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14年。曾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厅局级多项课题研究。擅长运用中医药理论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系疾病。

    匡旭,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于肺病临床医疗工作,传承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临床带教经验丰富。现任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曾主持和参与省部、厅、局级多项肺系疾病和流感课题的研究。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等慢性肺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于子杨,医学博士,讲师。从事中医温病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理事。擅长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 带教情况

    岳冬辉师承导师组近5年共带教出徒本科学生16人,11人本科毕业,5人尚未毕业。2016级9人分别是2016级中医学专业2班姚俊辰、郭燕,四班任东栋、裴佳丽,五班蔡文华,六班张丝雨;2016级针灸推拿学院李昀晔、高佳馨、刘艺;2017级2人:分别为赵彤翎,孔瑞;2018级中医6班3人:陈昱全,刘径彤,延兴;2019级2人:曹婕、刘长瑜。毕业的学生8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硕士研究生,3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23年新纳入本科师承16人。

    二、师承教育经验心得

    岳冬辉师承导师组发表师承教育经验学术论文2篇。

    (一)培养中医思维能力方面

    通过研读中医名家名著、背诵中医经典原文、培养中医知识理论体系的整体连贯性,建立中医思维。要求师承组学生每学期和每个假期至少读一部中医名家名著,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医患沟通和临床思维能力。要求师承学生业余时间跟随师承导师临床出诊,师承组导师为师承学生做“医患沟通与临床思维”培训。

    2.培养师承学生门诊病例的规范化撰写能力。

    (三)培养综合素养和双创能力

    因材施教,鼓励并指导师承学生撰写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术素养和双创能力。师承组学生为团队已完成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6项;师承组学生为团队获得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6项,铜奖5项;省级

    创青春大赛创业大赛银奖、铜奖各4项;校级银奖5项,铜奖6项等奖励

    三、师承教育建议意见

    不能按要求完成师承学习的学生,师承导师组可终止其师承学习。

    四、其他材料(优秀师承带教团队必填项)

    (一)师承组学生跟诊与学习活动汇要


  1. 师承组学习情况汇要

  1. 师承组学生在师承导师指导下取得的双创成果

1.指导师承学生大创比赛获等国家级、省级等金、银、铜等奖励

2.师承组学生主持参与的大创项目13项

(四)岳冬辉师承导师组发表师承教育经验论文2篇

1.岳冬辉第1作者: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9):18-20.


2.岳冬辉第1作者: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01):173-175.


陈昱全寒假作业

温热论读书心得

陈昱全  千金方读书心得


陈昱全 千金方读书笔记




陈昱全 温热论读书笔记


刘径彤寒假作业

刘径彤脉经读书笔记


刘径彤脉经读书心得

 

刘径彤瘟疫论读书笔记

 

刘径彤瘟疫论读书心得


延兴寒假作业

《通俗伤寒论》学习笔记

延兴 中医学专业2018级6班

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经过俞根初的补充与完善,使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外感病辨证理论体系更趋羽翼丰满。何廉臣致力于伤寒之学,增订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传承“绍派伤寒”之学;撰著《重订广温热论》,继承和发挥清末民初的温病学术思想。在假期经过仔细研读,将其特色辨证方法归纳如下:

   1.首辨六经之形层与三焦之部分以定病位

    确定病位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俞氏把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相融通,试图从多层次入手迅速定位疾病的症结所在。在《通俗伤寒论·伤寒要诀》中,俞氏创“六经形层”说,他讲:“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其辟 “六经形层”说,通过辨察六经所主及与六经功能相关联的六个特定的部位,旨在从横向考察人体感邪的深浅层次及病情的轻重发展阶段,故辨“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其次,俞氏还提出“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说,他讲:“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胸膈中者,心肺是也,居于上焦;脘中者,脾胃是也,居于中焦,腹中者,肝肾是也,居于下焦。其创“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说,通过辨察与六经所对应的三焦不同的部位,旨在从纵向考察人体感邪的上中下不同的部位及具体的脏腑,故辨“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辨六经形层和三焦之部分旨在先定其病位。其中,六经辨证为辨证之定法,“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三焦辨证为辨证之补充,“以三焦槪疫证,为变通之捷诀”。(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伤寒总论·六经部分》按)在确定病位过程中,俞氏运用了望目及口齿、观舌、切脉、问症、腹诊等多种诊法来广泛地收集辨证资料,经过诊断鉴别,迅速给疾病定位。俞根初提出的辨证感证理论源于临诊实践,遵经而参众家之长,俞氏以此为指导,总结了特别适宜于江南温湿之地、喜饮酒果之人的伤寒诊法及辨脉舌法,制定了六经方药及调护法,其观两目法、看口齿法、看舌苔、按胸腹等诊法,及羚角钩藤汤、蒿芩清胆汤、加减葳蕤生汤、阿胶鸡子黄汤等方剂,至今仍为广大临床医生所喜用,俞氏功不可没。

   2.辨六经气化之标本中见兼证以定病名:

   六经之气化有标、本、中见三端。六经之为病:太阳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阳明本燥而标热,中见太阴之湿化;少阳本火而标阳,中见厥阴之风化;太阴本湿而标阴,中见阳明之燥化;少阴本热而标阴,中见太阳寒水之气化;厥阴本风而标阴,中见少阳之火化。少阳、太阴易从本化,少阴、太阳可从本化,也可从标化,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见而化。俞氏以标证、本证、中见证和兼证来归纳六经的病证。其中,经络为标居表,脏腑为本居里,表里两经维络相通,故彼此互为中气。因此,六经标证多见经络体表巡行部位的症状,本证多见脏腑所主功能性的病证,中见证多表现为相表里经的症状。故审病之标、本、中见证和兼证,以确定其为何经之经证、腑(脏)证、中见证,或兼证并见,进而以六经定其病名。

3.以证候类型来论治:

伤寒本证分类如:大伤寒、小伤寒、两感、伏邪、阴证等论述伤寒,在其兼次证中大多以温病的部分病证性质进行介绍解释,多以六淫、季节所发疾病或者说存在伏邪发于非时之季等,同样以疾病的病程阶段进行分类、转归及预后。

 

 

 


《通俗伤寒论》学习心得

延兴 中医学专业2018级6班

绍派伤寒”医学流派,主要是指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主的医家,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条件下,以温热外感病,尤其是湿温病,作为研究的对象,把伤寒学与温病学理论相互融合,探究广义伤寒病的诊疗方法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医学流派。这一流派以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而得名。

《通俗伤寒论》原系俞根初手稿,凡 3卷,是俞氏行医四十余年诊余之暇,将其临证心得所悟,记 录成篇而成。前后经几位医家加工,如何秀山的按语多系经验之谈,何廉臣等复为增订,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通俗伤寒论》认为:“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俞氏 就是以伤寒为外感百病的总名,包罗甚广,有小证、大证、新感证、伏气证,有兼证、夹证、坏证、复证等。俞氏的辨证慎密,从另一个角度对伤寒本证提出有小伤寒(四时感冒)、大伤寒(正伤寒)、两感伤寒、伏气伤寒(肾伤寒、伏阴、伏阳)、阴证伤寒(直中)等,其中以大伤寒为主要内容;对伤寒 兼证从病因与主症的角度考虑较多,实际多为温病的内容,如伤寒兼风、湿、痧、疟、疫,另立风温、风湿、春温、湿温、热证、暑湿、伏暑、秋燥、冬温、大头、黄耳、赤膈、发斑、发狂、漏底伤 寒等;对伤寒夹证从症状或从宿疾考虑较多,如夹有食、痰、饮、血、哮、痞、痛、胀、泻、痢、疝、痨等。俞氏认为伤寒最多夹证,其病内外夹发,较兼证尤为难治。凡伤寒用正治法,而其病不愈, 或反加重者,必有所夹而致。故善治伤寒者,又须兼通杂病;伤寒坏证专指转为痉、厥、闭、脱者,以重笃不治者多见。伤寒复证由劳、食、房、感、怒等引起者多,以症情错综复杂为特点。

就伤寒病证言,有伤寒本证、兼证、夹证、坏证、复证之分。所谓本证,即病因单纯的伤寒病症;所诮兼证,为寒邪与他邪相兼为病的病症;所谓夹证,则为夹有内伤杂证的伤寒病症。每证按因、证、脉、治加以阐述,案语以文言道俗,罗罗清疏;而用方则博采仲景以下各家验方而经实践有心得者,故皆可信。就伤寒诊法言,有观两目、看口齿、看舌胎、按胸腹、问口渴、询二便、查旧方、察新久等。其中按胸腹一节论述尤为周详,俞根初说:“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按皮肤润燥冷热以辨寒热,按其软坚拒按与否以察邪之有无,重按察其硬否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俞氏腹诊颇具特色。俞氏对脉舌诊更为重视,认为“证有疑似凭诸脉,脉有疑似凭诸舌,”切脉辨舌为“临证断病、医生行道之必要”,故书中以专章加以强调,其中均为传道授业之诀,简明扼耍,通俗实用。书中尚列“瘥后调护法”一章,对病中调护、食物调理、起居调理、瘥后药物调理、气候调理均有论述,也反映了通俗实用的特色。

   故知所感邪气、病者体质之寒热属性及中病之脏腑,则可推知病证的传变趋向和证侯之转化。只有对疾病的传变心中有数,才能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中权衡好扶正祛邪之间的关系,作到防微杜渐,截断疾病向纵深发展。

 

 

 

 

 

 

 

 

 

 

 


《温病条辨》学习笔记

延兴 中医学专业2018级6班

《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的主要内容吴瑭的三焦辨证理论结合病情轻重、受邪深浅、病变部位等,通过综合分析概括出了三焦的证候特征及治疗方法。

上焦辨证论治:上焦病证病位在肺及心包,属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经,上焦脏腑经络的病证均为上焦病证,其病性多为表热证、表湿热证,均为表证。传变情况可以有不传变、顺传中焦及逆传心包,病情有轻重不同。吴氏在书中明确指出,病在上焦时虽多为温病初期,但在温病极期也可见;虽多为轻证,但亦可见重证、虚证,而不一定都是实证、热证,且病位不一定都局限在心肺。上焦的病性如原文中上焦篇第11条“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其病位为温邪从气分波及血分,已见极脉;病性属温病五条死证之一:“肺之化源绝者死”。即指下焦津液亏极,不能上济君火,君火反与温热之邪合之烁金,化源绝,乃温病第一死法也。可见病位虽在上焦,但病势却很危急。另上焦篇第12条为火热伤阴、阴液亏损之虚证,用养阴生津清热法,方用雪梨浆、五汁饮;上焦篇第26条,太阴暑温,发汗太过,阳气发泄太甚,屡虚其表,致令厥脱,用生脉散守阴所以留阳。可见此两条病位虽在上焦,病性却均为虚证。上焦篇第13条为邪在胸膈,但无中焦证,故列于上焦篇,用栀子豉汤酸苦涌开,消除胸肺之郁热及无形虚热导致的心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此语是吴氏根据上焦病候的病位、病机、证候特点,提出的上焦温病治疗大法。在上焦邪浅而病情浅而病轻,治宜轻清宣透,常取银花、连翘、桑叶、薄荷、牛蒡子、豆豉、竹叶等质轻味薄之品,以宣畅气机,调和营卫,导邪外出,以桑菊饮、银翘散为代表方剂;上焦心包的病变,虽亦属上焦病候的范围,但病因、病位、病机、证候都与病在肺不同,故治疗方法亦必然各异。所以上焦病候中手厥阴心包的病变不在“如羽”治法之列

中焦辨证论治:中焦包括脾与胃,属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的病证为中焦温病,中焦病多邪深病重,见于温病的中后期。中焦篇55条:“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本条所述即为温病初期,其机尚浅,但邪从上焦直入中焦。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上焦病不治,则传入中焦,胃与脾也。”说明中焦病以脾胃为病变重心。因脾主升,胃主降,中焦脾胃为人体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当邪入中焦,侵害脾胃,致使脾胃升降出入功能失常,必然导致人体气机不畅,热邪难得外解,湿邪难以外泄。据此病位、病机,治疗中焦病候当调整气机,恢复脾胃升降的平衡。若属温热之邪侵入中焦,伤害阳明,则多表现为里热燥实证,症见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者黑有芒刺,脉洪大或沉实有力等,此阳明温病也。“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此语概括地提出了中焦病候治疗的基本原则,中焦病应取其上、下焦平衡之意。用药如石膏、知母、黄连、半夏、砂仁、蔻仁、厚朴等,入中焦以调畅气机,导邪外出,使升者自升,降者自降,达于平衡,恢复脾胃的功能。

下焦辨证论治:下焦病证多为阴虚重证,肝肾阴虚亏损,属温病后期,但也可见轻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也可波及除肝肾以外的其他脏腑。下焦篇21条实为蓄血证,以小便利与不利区分蓄水还是蓄血,蓄血证为实证,以攻瘀法治疗。下焦篇24条温病后期,阴津亏损,但极轻,为轻证,用食疗法猪肤汤即可。下焦篇25条同24条,均为温病后期,但咽痛无下利、胸满、心烦等证,但甘以缓之足矣,其热微,故用轻剂耳。

治法:

上焦开肺气“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上焦湿热证,用药宜清轻,以宣气布津为要。多用辛散、芳香类药物,方用三仁汤、苇茎汤等。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注言:“湿为胶滞阴邪……唯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三仁汤兼宣上、畅中、渗下之效,湿去,热亦随之而散。方中杏仁、滑石“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全方组配正是“上下分消之势”。若见发热、咳喘、痰多、苔黄腻等湿热壅肺之症,则以苇茎汤轻宣肺气、清肺化痰。方中苇茎甘寒轻浮、善宣肺气,薏苡仁除湿下行,桃仁、冬瓜仁行瘀化浊,皆轻清之品以宣上焦,而慎重浊之品伤下也。其中薏苡仁一味用量可达60g,或煎汤代茶饮,利湿清热兼健脾,疗效显著。

中焦治脾胃“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中焦湿热证宜湿热分消,不可偏颇,达到湿去热除、热除湿孤之目的。治疗总以理气运脾、清热除湿为本。用药宜辛苦淡寒、辛开苦降以通中焦,淡可渗湿,寒以清热,且苦亦可燥湿耳。方用二陈平胃散加芦根、泽泻、滑石等加减。二陈平胃散出自《症因脉治》卷二,具有理气除湿之效;加用芦根、泽泻、滑石等甘寒清热利湿之剂,以防温燥伤阴致使热愈炽烈。对于湿热阻滞中焦病证,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41条注言:“肺脏受生于阳明……故肺经之药多兼走阳明,阳明之药多兼走肺也……虽以肺为要领,而胃于膀胱皆在治中。”故对于湿热壅阻中焦之疾,可加宣气化湿、利水渗湿之品,如藿香、佩兰、豆蔻、薏苡仁、猪苓、车前子、通草等。

下焦顾肝肾湿热之邪由上焦至中焦,再深入下焦,可知下焦亏虚以极。湿热困滞肝肾,耗伤肝肾之阴,故下焦湿热证治疗以清热除湿兼顾养阴、顾护肝肾为要。方用龙胆泻肝汤合四妙散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黄柏性皆苦寒,燥湿清热。其中黄柏善清下焦湿热,如《主治秘要》云:“泻膀胱龙火一也;利小便热结二也;除下焦湿肿三也……”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泻热,通利水道,使湿热自小便去也。当归、生地黄顾护阴津,使祛邪而不伤阴。临证见湿重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茯苓皮等祛湿利湿之剂。若见寒热往来、口苦、咽颌肿痛、胁肋不适等湿热郁结少阳之症,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少阳湿热证是在气分湿热证的基础上出现少阳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病证,治疗亦应遵循宣气化湿、疏通三焦气机的原则,如《温热论》第七条曰:“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下焦湿热证亦用甘淡渗泻法治疗,如主要表现为膀胱湿热,见小便急、尿路灼热、尿痛、小腹不适等症,可用八正散清热利湿通淋,加杏仁、豆蔻等开泻中上焦,使源清则流自洁。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延兴 中医学专业2018级6班

《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这书问世迄今已经200多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环境来看,吴氏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出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邀京师,检校《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从学术氛围来看,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的趋势。特别是叶天士的《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

1、温热病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虽然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繁多,治疗方药有异,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津为主要特点。因此,治疗上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 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 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型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温热伤阴与泄热存阴,是吴鞠通对温热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核心。

2、湿热病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入湿热病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的界限并不 明显,在湿热未化燥的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 血分,往往始终留连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标示湿热病的传变发展规律。而湿是重浊之邪,有自上流下的特性,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的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辨证为纲领。综观三焦篇中湿热的内容,始终突出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 一特点, 治疗上则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则热不独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湿热病,在沿三焦传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中焦 用辛开苦降,宣畅气机, 健脾开胃法;下焦用淡渗利湿法。 三焦湿热病的治疗,都以祛除湿浊, 宣畅气机为原则。吴氏 对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治法,可以用开上、 畅中、渗下六个字来概括。


黄帝内经学习感悟

黄帝内经冰山理论

申彤彤

本次心得撰写主要内经一书中关于“见”与“不见”矛盾观,以及结合本人大学期间所学内容思考得来。黄帝内经在有关于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概念论述中,以通俗易懂的“见”与“不见”阐述“阴”与“阳”、“道”与“常”之规律。

“见见者,阴也。不见见者,阳也。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见”与“不见”的对立统一矛盾概念,以个人目前的认知水平来看,可以从三个阶段理解。正如浮于水面的冰山,不见冰面上的十分之一,则无法寻找水面下的冰山,认识到水面之上的冰山其存在,此为第一阶段;若忽视水面下的冰山,则只看到了冰山最浅显的部分,对于冰山整体的认知了解甚少,认识到了“见”之外还有“不见”,“不见”亦重要,此为第二阶段;经过前两阶段的积累,才得以真正窥见冰山全貌,即又“见”,但此处之“见”为“不见”更深层次的又“见”,因而也可理解为螺旋式上升,从纵向看又是原点,而横向看已然上升,而此为第三阶段。

望闻问切中可观之“见”与“不见”。“见”即直接,医者以肉眼观察到的表象、以双耳听到的异常声音,以双手可以触摸到的脉象,问答之间可以收集的信息等等。“不见”,即间接,医者需进一步了解分析才可得到的信息,如依据所“见”,推测结论,此为“不见”,依托进一步的问诊等收集更多的信息,增加推断结论的正确性,此为又“见”,依据结论,可进一步收集信息佐证结论,依据结论进一步能够直接“见”的是现在,而“不见”的是过去,有了过去的了解与现在的判断,才能思考现在的用药,以及下一个疗程的进一步诊治。

疾病论证分析与疾病治法中可观之“见”与“不见”。如真寒假热的患者,面赤为“见”,但仅凭面赤不足以说明必有热,患者可身体蜷缩喜热远凉,大汗淋漓,且汗出身凉,综合望闻问切则可分析其真寒为本,假热为标,此为“不见”,再看其面部虽赤却为无根之色,浮红于面,则佐证其有虚像,其阳浮越于外,为亡阳前兆,此为又“见”。又如真虚假实,附子理中丸论治脾胃虚寒便秘,患者便秘,自感腹腔硬满,以及神志昏蒙等腑实上蒙清窍之象,又有素体阳虚怕冷等阳虚之象,此为“见”,综合分析其为脾胃阳虚为本,运化无力,湿气阻滞于肠道而致传导失司,此为“不见”,结合治疗效果,以及其他依据“不见”进一步得到的信息,可佐证“不见”之真实性,此为又“见”。

   治病求本原则的实际应用上可观之“见”与“不见”。在此原则的实际应用中,如治疗湿阻肠道,传导失司时选用宣清导浊汤,方中选用茯苓猪苓健脾利湿,利小便以实大便,其中大便不利、传导不利为其“见”,水液输布异常为其“不见”,利小便以实大便,以“不见”之结论选方用药治疗所“见”,治疗效果良好可进一步佐证“不见”之结论正确,为又“见”。

病因中情志致病与方剂配伍亦可观之“见”与“不见”。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如正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妇女,其往往表现出不思饮食、默默不语等脾胃病象、亦或有烦躁易怒、双颊红赤等身有热象,此为“见”,但其结合望闻问切四诊信息,以及从脾胃论治、以清热论治效果,其核心仍在其情志所致的肝气不舒或肝火太旺,情志为其“不见”,则调畅情志,疏肝解郁为其治病核心,以此类推抑郁症患者亦可尝试此方法。

治未病理论中亦可观之“见”与“不见”,阴阳本质,有常亦有非常,疾病与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见”病之因时因地因人而发生,则可推其规律,即“不见”,依据结论则可在日常养摄中防患于未然,防病于未发,在指导养生的过程中亦可佐证“不见”之真实性,此为又“见”。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见见而不见见者,常也。道者,诸象之根也。常者,众妙之始也。”“见”、“不见”、又“见”、又“不见”、再“见”......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为了方便分析思考,我们截取这一认识过程的其中三个阶段为代表: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冰面上的冰山是直接就可看到的,此处“见”为浅层表象,而表象有真假之分;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冰面下的冰山为进一步分析、推断、观察才可看到,通过思考与分析、进一步观察见到了“不见”之处,此处“不见”为本质;第三阶段,疾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无论恶化或是痊愈,其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认识“不见”之后又去看“见”,既是佐证“不见”的真实,也是继续寻找更深层次“不见”,下一个“不见”。从这个角度看,万物归一,万物本为一源理论也是对其的佐证。

 


通俗伤寒论学习思考

心得1

呕之于少阳证的意义思考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在之前的学习中为正向思维,即少阳病会出现这几个代表症状,但本次阅读提醒进行逆向思考,为何有典型症状的“寒热往来”在前,无“呕”不能判断为少阳病。结合后文阅读以及查阅资料,个人理解如下。

主要与六经辨证这个体系本身有关,张仲景建立六经辨证体系,则天然地将五脏六腑等器官融入体系内思考,不仅仅是单纯的从脏腑相生相克关系的理解,也包含经络部位循行在内,脏腑、全身症状联系更为密切,以“呕”为例进行思考,呕从脏腑角度思考,往往是因为胃气上逆,脾胃之气逆乱上冲而导致。但从经络角度看,少阳之为病在半表半里之间,六经巡行皆过膈中,故而病入膜原则会有代表性的膈中气乱,表现症状即为“呕”。

心得2

(所查阅资料见下图)

关于“软食、流食”、“清淡饮食”这些认识的中医溯源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必要性(知网未见“软食、流食”的文章,“清淡饮食”已有,“软食、流食”写作思路可仿“大病初愈宜清淡饮食”的写作思路找材料完善)(下图为也许可用材料)

 

“软食、流食”在病中、后期疾病康复饮食观念中医溯源

    软食、流食即是指软食,指婴儿或病弱者吃的软而烂的食物(如在乳汁水中煮过或泡软的面包)或半流质性的物品,此解释出自《汉典》。软食、流食其中较少含有粗纤维,少油少盐,这是基于重视“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在疾病病中与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的调护建议。李东垣在疾病治疗中尤其重视对于脾胃的滋养,其提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等论点,个人简陋理解可概括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后天所需生长发育、疾病康复所需精微物质皆来自于脾胃运化,无论哪一脏腑辨病,均会损伤到脾胃进而影响脾胃正常功能的发挥,因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改变饮食,减轻脾胃运化负担,助其恢复运化能力,软食、流食可减轻脾胃运化负担,减少油腻坚硬之物消化对于脾胃阴液的的过多损耗,减少生冷凉性之物对于脾胃阳气的消耗。

同时注意,软食、流食并非违背膳食营养,而是将日常可摄取的食物将之制作更易吸收的形式,如切碎,煮粥等等,但在疾病恢复后并不适宜长期食用软食、流食,健康成年人脾胃之气充足,正常食物形式有助于锻炼脾胃运化能力,维持其正常功能发挥。(结合现代,五星六星七星面粉的长期食用并不一定全然对人体效果好/全麦、粗纤维重新进入现代人的餐桌/婴儿辅食)

 

心得3

对于小柴胡汤在治疟中的学习思考,尤其是将柴胡用于治疟的按语启发

在通俗伤寒论一文中,小柴胡汤在其中出现频率颇高。在“伤寒兼疟”中即反复出现,在风寒疟中提到,“”待病势转轻,则用小柴胡汤,方中东参用常山(二钱)拌炒以截之”;在食疟中提到,“热急而重,脘腹刺痛胀闷者,必先用备急丸,或吐或泻以逐之,继与小柴胡汤,益气以和解之;在虚疟中提到,“恽铁樵先生治虚疾,常用小柴胡汤加鲜首乌,鲜有疗

效。”在郁疟中提到,“初与清肝达郁汤疏其气,继以加减小柴胡汤通其瘀”。这其中皆使用了小柴胡汤,在其基础上加减则可治疗诸多疟证。从组方来看,小柴胡汤中使用半夏、人参、甘草、柴胡,方中半夏与柴胡皆有顺气之效,甘草调和诸药,人参大补元气,柴胡为君。从病症来看,疟多有气乱在里,首当其冲有胃气、肝之乱,如二者或横逆或上犯。结合对症治疗(药力经络循行),因而小柴胡汤用药虽少却精,药效合理。

从经络循行角度思考,柴胡应为治疟必用之品,但书中并非每一疟均用柴胡。一者从寒热之论出发,坚持此观点者较多。如何廉臣先生与叶天士、张凤達、张千里、王孟英诸家同意“正疟用柴胡,暑湿疟则不用”,莫枚士先生认为疟多为外感之气,而内有郁热,柴胡升提之力会加重热象,其二者思路较为一致。一者从对症之论出发。有日本医者汤本求真认为柴胡治疟在于胸胁苦满,不在寒热。但对症之论中亦有不同见解,如陆渊雷先生《流行病须知》里,更作了详细的分析,他说“用柴胡之证候,在古医书日“胸胁苦满此“满”字须读作“问,意即胸口自觉气闷也。然通常之胸闷,由于胃病,其闷之重心在当心口,此非柴胡所主,宜黄连、黄芩之类。胸胁苦满之闷,重心乃在两旁肋骨之内,似胀似痛,又似室塞,甚者以指头沿助骨圈下向上挖按,则坚硬而痛,若是者,为柴胡之的证。”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现代柴胡随其药力一定程度上的流失,市面流行之柴胡药力会有一定的减退,因而柴胡用于部分热象亦可,但应配合一定与其有助热趋势、升提之力相配合的药物,配伍合理则可用。


《备急千金要方》心得

通过上一学期学习了温病学,对其产生了很深厚的兴趣,卫气营血辨证简单明了,在假期想要丰富一下自己对温病学的认识,看了几本老师推荐的书,其中一本便是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看了几章之后,收获了几点。

第一点,温病初起,用药以辛凉解表,忌用辛温发散以及顾护津液的重要性。“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冬季感受寒邪袭表,未即时发病,寒邪藏在肌骨,到春、夏季感受炎热之气,新感的邪气引动伏藏的邪气,发生在春季为温病,发生在夏季为热病。所以,以温治温,用温药可助长在表的热邪入里,如同抱薪救火,致热盛津伤。在治疗温病时也要有“存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思想,吴鞠通云“伤寒为法,法在救阳;温病为法,法在救阴”。所以在治疗温病过程中注意津液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点,详细介绍了八法的应用要根据病邪所在的位置。如伤寒刚开始得时,第一日在皮,宜摩膏火灸之;第二日在肤,宜针刺之;第三日在肌,宜发汗之,如果病情未还解,不可再发汗;第四日在胸,宜吐之,藜芦丸或者瓜蒂散;第五日在腹、第六日在胃,宜下之,在选用下法时应注意,热邪是否在胃内,如果热邪在胃外,用下法会让热邪趁虚入胃,致烂胃。其中汗法在温病与伤寒中最为重要。在上学期我们学的温病条辨中有一句原文提到“在卫汗之可也”,此汗非彼汗,是目的,而不是方法,卫分证经过辛凉解表后,汗就会出来。阳虚、失血、大下利等不可发汗。汗为心之液,由阳气蒸化而成,在素体本虚的情况下,不可发汗。而要是在表有热邪也不宜用发汗法,恐造成津伤热邪内陷。

同时还要与伤寒进行鉴别,寒邪在皮肤孔窍之间,头痛恶寒,腰背强重,可发汗愈;不恶寒,身不痛者,非伤寒,不可发汗。温病见发热但不一定恶寒。书中还介绍了疟疾的几种类型,首先是寒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邪气内伏,阳虚而阴盛,待有阴气衰则邪气散于表,阳气偏盛,故出现先寒后热症状;其次是温疟,先伤于风,后伤于寒,邪气藏于肾,邪气由内而外,阴虚而阳盛,阳气衰则邪气反入里,阳气虚则寒,故出现先热后寒症状;最后是瘅疟,肺素有热,气机上逆,风寒在皮肤之内,分肉之间,因为中气实,所以阳气盛而不衰,故出现但热而不寒,阴气先绝,阳气独发症状。书中告诉了我们发热与恶寒出现顺序的病因,一下就让人豁然开朗。

第三点,胆虚寒的病因病机与主治。在《备急千金要方·胆腑·胆虚寒》中写到“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因为肝主厥阴风木之气,具有疏泄条达、调畅气机作用;胆主少阳春生之气,具有升发敷布、推陈出新作用;二者经络互为络属,为人体气机出入的枢纽。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脾主升,胃主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升降相,燥湿相济,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大病之后,人体阴阳气血不足,脏腑功能都有减退,气机不畅阻于胸中,胸乃空旷之地,现在气壅滞不通所以出现烦、渴、闷、虚烦不得眠的症状胃不和降则气机升降失常,胆之少阳虚寒无力相助,气机出入受阻,故心肾不交而不寐。温胆汤寒温并用,以辛温为主,补胆虚,温胆寒,化痰浊,而促胆之升发,助胃之和降。方中虽无重镇安神之品,但由于能升清降浊,使阴阳之道可通,则能入寐烦、渴、闷。

假期的时间很短暂,我没有把书中的内容都读完,仅仅选读了几章,就让我收获颇丰,之前对伤寒和温病区分有些含糊,但是通过阅读书里伤寒方中的内容,深刻的理解了二者的病因。书中开篇就用大篇幅的笔墨提到为医要做大医精诚、无欲无求、详察形候,告诫后人作为一名医者该如何为人处事,我会牢记自己的使命,不忘初衷。书中更深入的介绍了疟疾的种类与病因以及各种情况下用药、诊候。书中还有一些不能明白的用药思路,都已经做下了标记,慢慢的去研究先辈用药开方、辨证论治的精髓。


《伤寒总病论》感悟

假期时读安时先生写的《伤寒总病论》中认识和辨治温病和伤寒的区别书中写到宋代以前,温病归于伤寒范畴,治疗亦宗伤寒之法。庞氏有感于当时医家不能区别伤寒与温病,以及治疗上以伤寒方治温病的弊端,明确指出辨伤寒和温病的重要性。在《伤寒总病论》中指出:“四种温病,败坏之候,自王叔和后,鲜有迥然详辨者,故医家一例作伤寒行汗下温病误伤寒,行汗下必死,伤寒汗下尚有错谬,又况昧于温病乎!天下枉死者过半”。其中所谓四种温病,指风温、温疟、湿温、温毒。他认为“风温与中风脉同,温疟与伤寒脉同,湿温与中湿脉同,温毒与热病脉同,唯证候异而用药有殊耳,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温病与伤寒即便脉象相类,但总体证治各异,不可混同。如风温证见脉阴阳俱浮,颈痛身热,汗出体重,乃先伤于风,后伤于热而为病,与伤寒中风证汗出恶风,脉阴弱阳浮,因受风邪而致营卫不和之证不同,治当从厥阴风、少阴火入手。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伤寒和温病症状上的不同。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温病学这本书,老师在课上讲了从病因上将温病分为伏气温病和天行温病。伏气温病,是由冬时感受寒毒之气,伏藏人体脏腑之间,至春夏阳气升发之时而引发,《伤寒总病论·天行温病论》中具体的指出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伏气温病,如“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冒寒毒所致。自春及夏至前为温病者”。这也与之前我们学的《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相照应天行温病,是由感受“异气”而发,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如庞氏所说:“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曰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即时发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在《伤寒总病论》中还列出了“天行温病”具体病种:如时行头痛、阳毒风温、天行口疮、天行手足肿、急喉闭、疮豆坏候、时行寒疫、温疫伤寒、天行豌豆疮、黄病证、天行劳复、天行差后等。

庞氏提出“异气”为天行温病的病因。即《伤寒总病论·天行温病论》中指出:“感异气而变成温病也······更遇风热,变成风温······更遇其热,变成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更遇湿气,变为湿温·.···重感于寒,变为温疟,斯乃同病异名,同脉异经者也”。

《伤寒总病论》中庞安时先生总结了“温毒五大证”的证治。继承并采用了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上》“辟温第二”中的“脏腑温病阴阳毒”的辨治方法,孙思邈认为,五脏皆有阴阳毒,其治疗也需要结合五脏,庞安时先生将其理论结合自己长期的临证经验,列出各证的具体证候表现,并分别提出具体对应方药以治之以下是我对于“温毒五大证”的理解

第一个青筋牵证发于春三月,肝腑脏感受阴阳温毒而发病。如果脏腑气充足则为阳毒所损,热毒透发,熏蒸肝胆,肝开窍于目则眼黄,颈背强直,应清热利水,宜石膏竹叶汤;如果虚为阴邪所伤,寒凝筋脉,邪气郁遏则腰强急,脚缩不伸,腑中欲折,眼中生花等,应清热毒加以透发,宜柴胡地黄汤。

第二个赤脉攒证发于夏三月,心腑脏感受阴阳毒气而发病。证见身热,皮肉痛起是因为热邪伤津液,腐败津血所致。如果脏腑气充足为阳毒所侵,热邪向内上入心,心开窍于舌,热邪向外发散,则口干舌破咽塞;如果虚则为阴邪所伤,热郁津伤,筋肉失养则惊动。应滋阴清热,皆可用石膏地黄汤。

第三个黄肉随证发于四季月终十八日,这个时间是四季寒温交接,寒温失调之时。脾腑脏感受阴阳毒气而发病。证见头重项直,皮肉强,脾主四肢肌肉,足阳明胃经行于头项如果脏腑气充足为阳毒所侵则阳疫所伤,循足阳明胃经,蕴而结核,起于颈下,布热毒于分肉之中,上散入发际,下贯于颢颛,隐隐而热,不相断离,应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宜玄参寒水石汤。

第四个白气狸证发于秋三月,太阴受淫邪之气,肺脏腑伤温受疗而发病。如果脏腑气充足则为阳毒所损,热伤营阴,迫血妄行则体热发斑,气喘渴饮,应清里热透发,宜石膏葱白汤;若腑则为阴邪所伤,气机运行失常,肺失宣降则乍寒乍热,损肺伤气,暴嗽呕逆,应清里热降逆,宜石膏杏仁汤。

第五个黑骨温证发于冬三月,肾脏腑受客邪之气而病生。若腑虚则为阴毒所伤者,寒邪郁而化热,则见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引饮,腰为肾之府,故肾气虚则腰痛欲折。如果脏腑气充足则为阳毒所损,足少阴肾经循胸胁上行,胸胁切痛,类如刀刺,心腹膨胀,应清热凉血,宜苦参石膏汤或知丹解肌汤。

书中写了许多理论上的知识,让我眼界大开,《伤寒总病论》的页数比较少,但内容很精炼,每一句都有对应的因果,是可以让我反复思考和学习的书籍。


金匮要略读书心得

丁超然

   《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战乱而散失。西晋王叔和经过广泛搜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十卷,而未见到杂病部分。到北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残旧书籍里发现了伤寒杂病论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

   金匮要略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据脉论理,强调治未病。我认为学习金匮要略时,应方证互测。

以方测证,即从方药推测证候、症状。原著中很多条文叙述的证候不详而包括在所用的方药中,这叫做“寓证于方”。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说:“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同短气有微饮而方治何以有二?这又必须从方药中找出两方的主治病证:苓桂术甘汤为温化中阳而利小便之剂,以治脾阳不振,痰饮停留,上凌心肺,因而气机升降不利,症状除短气外,又有心悸、目眩、胸胁支满、小便不利;肾气丸为温化肾气而利小便之剂,以治肾阳衰微不能化水,除短气外,尚有少腹不仁、腰痛、小便不利之症。

以证测方,即从病证推断其治疗方药。原著中也有很多叙述病证较详细而未出方治的,这必须从病证推测其方治。因为方治是包括在病证之中,这叫做“寓方于证”。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说: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知其可用十枣汤类下其水。

学习金匮时还应当联系《伤寒论》。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两条文字虽有不同,其所述证候,则均为“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四症。然在治疗上,前者使用五苓散发汗利小便,后者用猪苓汤育,阴利小便。这就要联系《伤寒论》中太阳病篇的五苓散证和阳明病篇的猪苓汤证,加以理解,以区别两者在临床上的不同证候。

卷上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脏腑经络为疾病发生的基础,病有先后缓急。金匮以此作为理论指导,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创立了脏腑经络辨证法。

刚痉与柔痉区别在于有无汗出,疮家不可发汗在于其脓血亡失。“暴腹胀大者,为欲解”在于其津液下行故暴腹胀大,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为刚痉脉。“痉病有灸疮,难治“在于其以火助邪,联系《伤寒论》在”灸火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湿病治法利小便未给出方药,“湿痹之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联系《伤寒论》可知应当用附子汤或真武汤。所谓湿家无下法,我认为有些片面,湿温病亦须用下法,《温热论》言”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以粪燥为无湿矣。“

胡希恕认为苍术力量大于白术,我认为不然,苍术只是在性能上偏于燥烈,白术相对平和,二者各有所长,以苍术为化湿药,白术为补气药,不能单方面认为苍术之力大于白术。

甘草附子汤中,甘草,桂枝加附子,白术,治疗气上冲加饮加寒。暍病中水行皮中所致身热疼重而脉微弱用一物瓜蒂汤,此物少量服用唯祛水湿并不吐。

百合病指虚热性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关于百合地黄汤服用后出现“大便当如漆”,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地黄本色,另一种认为是瘀下而黑,并以生地黄入营血分为依据。百合病渴不差者,“瓜蒌牡蛎散主之”此方用于糖尿病亦有作用。

“疟脉自弦”疟病不离柴胡证,疟母左肋下脾肿大。蜀漆截疟,祛痰水,蜀漆散无停痰停饮不可用。脑血栓治疗以通经祛瘀为主,不可作为风来治疗。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既能祛瘀又能降血压。

乌头与白蜜配伍,一方面白蜜加强乌头镇痛作用,另一方面白蜜能制乌头毒性。从风来的关节痛,选用桂枝加术附或葛根加术附。


伤寒论读书心得

丁超然

 伤寒言简刚中,许多条文是简化过的,我认为读伤寒一方面要还原张仲景原本的意思,另一方面要前后互参。挖掘更深的意义。

 所谓还原张仲景原本的意思,就是找他说的话,判断不是他说的话。伤寒之中的脉象,浮数为阳,沉迟为阴,阳脉后变化为阴脉,是病情深入,反之,阴脉变化为阳脉是病情好转。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中所述,胡希恕胡老认为是王叔和等人所撰次,非仲景原意。

 同时,我也有一个疑惑,是否医学大家造诣越高,其局限性也越明显。倪海厦在讲伤寒论时候根据“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一条而引申出温病的概念说根据24节气,霜降到隔年的夏至以前所发的热性病叫温病,而把之后的热和湿热排除出温病的范围。此种观点与我们所学的温病概念相悖。

 上条所述风温误用下法会导致小便不利,直视失溲,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误用下法伤及到肾,肾失固摄,以至于此。陈修园主张,温病实证用大量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

倪老还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可,太阳为太阳寒水,隔绝外界保护人体,摸到人身上是冰的,手脚是温热的。

表病入里,传入阳明或少阳,阳明不见死证。少阳可传入三阴。

发汗的方剂,所用药往上升发之力非常强,但是桂枝汤中桂枝和生姜不强且有趋下之性且健脾胃。而有关葛根汤历代医家也有矛盾,据胡老所辨葛根汤中没有麻黄,芍药、桂枝改为三两。“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甘温之药能除外热但助里热。与“凡服桂枝汤吐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去桂枝异曲同工。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此方就是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篇中的桂枝附子汤。判断是否传入少阳和阳明要看病人是否有呕以及二便。病人平素胃虚,食欲不佳可用葛根加半夏汤,下利与呕亦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中的汗出一方面来自于里热,里热蒸腾津液外出,另一方面来自于表未解。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脉浮细而嗜卧对应“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已入少阳。肾炎水肿用越婢加术汤。黄芪大补表气,表虚宜用,表实禁用,恐犯实实之忌。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麻黄附子汤方条文言“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此杏子汤历代医家说法不一,胡老认为此杏子汤是指大青龙汤,此言得之。”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与上述条文刚好对应,大青龙汤外解表,内发里水。里热烦躁加石膏。

太阳病,误用汗法,下法后,表证仍然未解,用桂枝汤。病人发烦目瞑,瞑眩为将愈的前兆。凡虚证自愈或用药正确会发生瞑眩。“其人叉手自冒心”一方面由于心阳不振,另一方面由于气上冲。胃部发炎不可用白术。“怪病当问水。”

根据《玉涵经》茯苓甘草汤中茯苓用量由二两改为三两。此方加龙骨、牡蛎亦治停水失眠。栀子豉汤使用并不会使患者呕吐,方后注“得吐者”应去除。

发汗禁忌证中,汗家重发汗,胡老言后“与禹余粮丸”非仲景所言。

 三阳并病取少阳,蒸蒸而振为瞑眩将愈之象。医以丸药下之,此丸药指巴豆剂峻下。桃核承气汤治疗由瘀来的精神病,柴胡剂类药与脑系有关。太阳病不可妄用火法,恐以热助热,血气流溢,焦骨伤筋。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后文以脉定证不可取,如“脉紧者,必咽痛”。须脉证互参方可辨证。

 

 


神农本草经读书感悟

   《神农本草经》是目前已知最早、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本草学著作,原书分为上经、中经、下经。孙星衍在序中言:“上药本上经,中药本中经,下药本下经。是古以玉石、草木等上、中、下品分卷,而序录别为一卷。”《神农本草经》大概于东汉早期成书,于宋代亡佚。

   上经之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丹砂即是朱砂,为安神要药,品质优良的丹砂会沉底,此药水飞用。“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

云母补肺下气,石药益目,故其明目。原色为白色,见白入肺。“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

玉泉即是璞玉,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

《范子计然》云:“石钟乳,出武都,黄白者善。”其主咳逆上气,能下乳汁。

涅石即是矾石,味酸,寒。酸主抽搐,因其寒,体寒者忌用。亦能去鼻中息肉,治疗喉痹。

硝石大咸,味苦寒。“主五脏积热,涤去蓄结饮食。临床上用硝石矾石散治疗黑疸。

朴硝即是芒硝,味咸苦寒。咸味能软坚散结,微咸能引火下行,大咸能助火生发。白能入肺入大肠,大肠又称作白肠。

 虚寒不用滑石,味甘寒。“主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

石胆又称胆矾,味酸寒,主明目、金创。还能够催吐,临床上也用胆矾治疗狐臭。

空青内有水,主青盲,能明目。曾青内无水,主目痛,能止泪。

禹余粮又称禹粮石,外黑里暗黄。性甘寒,微咸。其涩,能止痢,固下焦。重咸攻坚,微咸入肾,涩精。“主下痢赤白,血闭癥瘕。太一余粮色鲜黄,主咳逆上气。

白石英入肺,实大肠。味甘微温,属阳。“主消渴,阴萎,不足,咳逆,胸膈间久寒。”紫石英“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

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分属肝心脾肺肾。其中最常见常用的是赤石脂。其味甘酸辛,是固肠收敛的要药。“主阴蚀,下血,赤白。久服补髓益气,肥键不饥。此药亦能治疗子宫颈癌。临床上用赤石脂禹余粮治疗大肠炎,血痢不止。

菖蒲味辛温,辛能发散,“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能治疗噤口痢。菖蒲临床上常与辛夷,苍术同用。

鞠华就是菊花,味苦。苦味的药能燥能泻能坚。菊花是疗疮要药。“主风,头眩肿痛。”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其功效偏缓。临床上有时用黄芪与甘草代替人参。

天门冬除肺热,味苦平。能清虚热,润燥,祛痰。天门冬不能与鲤鱼同煮,因其药性相反。

甘草味甘平,入脾经。生甘草平缓温和,炙甘草取其益胃。“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金创肿毒。”

干地黄为滋阴凉血要药,因其性味甘寒,胃寒不用干地黄。

白术常与茯苓并用,除皮间风水,主风寒湿痹。术附汤也称排脓汤,将从内而生的脓血由外排出。阴虚水少忌用,见湿用白术。

菟丝子主续绝伤,为补肾益精的要药。、

牛膝攻中带补,主湿痿痹,因其能活血,可堕胎,孕妇忌用。牛膝无论寒热皆可使用。

中经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

下经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医宗金鉴心得体会

蒋明浩

 

《医宗金鉴》是一部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医学界的圣经。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了广大医学界人士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地探讨《医宗金鉴》的心得体会。

一、《医宗金鉴》的概括

《医宗金鉴》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吴昆所撰写的一部医学经典。该书以"金鉴"为名,是指它貌似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各种病症,进而掌握治疗方法。全书共千余卷,包括方剂、诊法、针灸、经络、按摩、外科等方面,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集大成者,传承了我国古代医学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医宗金鉴》对医学界的影响

《医宗金鉴》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它的问世,在医学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丰富了医学理论与实践

《医宗金鉴》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的资料,让医学界的理论体系变得更加完整。同时,它也为我们培育了一批有理论、有实践、有经验的医学人才,从而进一步的推动了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

2、提高了医学治疗水平

《医宗金鉴》提供的是实践的指导,它在医学治疗和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医疗工作者指明了治疗方向和路径,从而让医生们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更高的治疗水平。

3、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医学经典,《医宗金鉴》在中医药文化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传承了中华民族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三、《医宗金鉴》的局限性

《医宗金鉴》作为一部古代医学经典,虽然在医学界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它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着局限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老而过时的理论

《医宗金鉴》诞生于古代中华积淀的医学文化和知识体系中,其理论和思想在现代医学中被逐渐超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不断深入和发展,已经将古代中医哲学的某些思想慢慢的淘汰。

2、缺乏现代医学思想的支持

《医宗金鉴》以古代医学的经验理论为基础,更多的局限于传统的治疗手段。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的升级和改进,它所存在的一些医学局限性也就显得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医学工作者们进行尝试和实践,将古代的中药治疗理论与现代医学挂钩,形成一个全新的治疗体系。

四、《医宗金鉴》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1、融合传统经典和现代医学理论

《医宗金鉴》保留了古代医学的部分经典,而现代医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它们之间应该进行有机结合,以丰富现代医学的理论,拥有更高、更广阔的思维格局和视野。

2、加强临床实践的研究

在《医宗金鉴》中,吴昆始终主张"无试验无知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现代医学应该加强临床实践的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总结。

3、发扬中华医学文化

《医宗金鉴》是中华医学文化的瑰宝,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我们应该在现代医学中推广中华医学文化和传统中医疗法,将中医药文化走向现代

五、结语

《医宗金鉴》在医学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它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它的宝贵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容否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医宗金鉴》文化,加强吸收借鉴现代医学科技和理论成果,推动中医药事业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金匮要略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

本以为《金匮要略》和《伤寒学》都同出于张仲景。差别应该不是很大、但学习之后才发现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差别就在于《伤寒学》创立了六经辩证的理论体系、系统地概括总结出了六经病症、并具备了相应的治法,而《金匮要略》是将一系列杂病分门别类的整理了出来。并且阐述了各病的基础理论到方药,从内科、外科、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到临床思维方法、无所不有。

《金匮要略》虽说只是本记录杂病的书籍。但能流传百世而仍被现代医家所尊崇、自然有它过人之处,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生百种病。人们得病自然不会像书上记叙的那样、各种千奇百怪的病都会出现。而《金匮要略》就是将这些杂病搜集整理出来,供后世医家借鉴参考、而它在临床上确实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它的贡献在于:

一、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辩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

这套杂病诊疗体系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主要辩证方法

2.据脉论理

3.紧扣证候病机施治

4.倡导治未病

5.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

6.祛邪注意因势利导。

创制了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可靠的杂病治疗经方

《金匮要略》原书根据《内经》立法处方的原则。紧扣杂病特点,创制了众多经方。这些经方所具有的特点即

1.立方严谨、用药精炼

2.化裁灵活。注意药后反应和调护

3.重视发挥单味药物的独特作用

4.注重药物配伍后的协同作用与药物的炮制、煎煮法、服药法。

《金匮要略》一书中、不管是它的杂病诊疗体系、还是所创制的经方、不仅对方剂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使中医基础理论、方药学、临床医学三位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辩证论治体系。随着课本的越翻越薄。意味着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将告一段落。虽说已经学完了这本课本、但中医的精髓却不是这么简单就能掌握的。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只能初窥到它精粹的边缘。要想在中医事业上有所成就。仍需我们不懈的努力。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面就学习《金匮要略》这门课程和中医的过程浅谈一下我的体会。

1.较强的记忆力和必要的理解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必备条件

其实不管对于这门课程还是其它中医课程、作为初学者的我们来讲,首先就是大量的记忆,把它记在脑子里。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它,然后在临床上再结合实际病历联系理论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记忆、背诵只是我们学习中医最基本的东西,但是却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试想。如果我们不去记忆、背诵、在临床还怎么运用基础方。而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着学习更重要。每个中医研究者都有他善长的领域,就是因为在这块的理解上他比别人理解的更深。所以我们要学习着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理解融会贯通学习中医。记忆与理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是我们在中医之路上有所成就的必备条件。

2.阅读古代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必备基础

中医是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贝、各代名医根据自己的临床所得和前人的经验,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著作是构成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这

些著作就没有我国的传统中医、所以。阅读经典著作是每个研究中医之人的必要工作。

同时。我觉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医的发展。一个人穷极一生。也不能完完全全地掌握这些经典,只能专攻某一方面、更不用说在这基础上创新发展了。虽然现在研究者尽量提炼精粹供我们学习、但这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具体方法还得我们以及后来者继续探索研究。

3结合临床是理解掌握中医的最佳途径

我们学习中医归根结底是为了能将它运用到临床上,为病人治病。所以。临床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虽然我们现在还未接触临床,但我们自身、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就是我们最好的临床对象、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所得的疾病。联系我们的理论知识、加深我们队知识的理解。

以上三点、是我在学习《金匮要略》及中医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是我所欠缺的。同时也是我以后所努力的方向。

对中医的展望

中医可以说是我国几千年文化中遗传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它的珍贵不在于和其它流传下来的古董因为年代久远和做工精细而价值不菲。中医是以人为本的。它的目的是治疗疾病。造福人类。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为我们的老祖宗能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东西而感到自豪。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是人为的埋没中医,它一定可以发扬光大。以后不仅可以造福我们国家的人民,更可以造福全世界的人类。


湿热论读书心得

李万豪

《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作者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全文十分简短,仅六千余字,不分卷,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了创新性的补充。今后学之人,不揣浅薄,试略谈《湿热论》学习心得。

1.痉、厥、霍乱的鉴别治疗

“湿热三四日,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隧之中,宜鲜地龙、秦艽、灵仙、苍耳、滑石、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勾藤。”在第四条原文中,薛雪治疗以“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证的痉病以息风药为主要的药物,而不是渗湿药,主要原因在于此证中,风气乘入阳明之络而口噤,走窜太阴之络而拘紧,主要病邪为风邪。并且息风药一方面可以胜湿止痛,另一方面也可以疏肝。

可能会有人疑问,张仲景提出治疗痉病用瓜蒌桂枝汤以及葛根汤,而为什么现在的人不再使用了。痉与厥常常相连,为什么仲景没有提到厥证,是因为《金匮要略》有遗漏吗?然而并不是,在这个问题上,薛雪提出了一句精炼的用药原则。“药因病用,病源既异,治法自殊”这里的病源我认为是疾病的来源,以及发生发展规律。伤寒中的痉病是外感,证属太阳,当以散邪为主,而湿热证里的痉病则是内生,波及到太阳经。中焦湿热不解,热甚则少火成壮火。热盛生风,则筋脉拘急,风盛则火更盛,热扰神昏。且火性炎上,上扰神明,则更容易出现“尸厥”,邪气外窜筋经为痉,内并膻中为厥。邪气内外并斥,则会并见痉厥。

而霍乱和暑月痉病的来源一致,热盛动风,而风盛而火愈炽。在病因病机上,暑热之邪入阳明经,则胃气上逆,出现呕的症状,入于太阴经,则会脾气失于健运,而泄泻。入于筋经则挛急,入于脉络则反张。在疾病转归上,痉病多出现厥,而霍乱没有。痉病风火郁闭,风邪火邪则更重,而霍乱风火外泄,邪气顺其势而外解,以此来鉴别霍乱与痉病。在病位上,痉病是邪留三焦,风火入膻中则更容易厥。霍乱是邪在脾胃,脾失健运,湿邪留于经脉而拘急。

2.呕的鉴别、病机发展、治则

“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对于出现“干呕”的湿热病,应当考虑阴虚的体质。词条证中,口渴、脉细数、镜面舌都标志着患者的阴津亏乏,胃津的受损,“欲绝”的胸闷更是标志着胆火的上犯。该患者木火旺盛而乘土,脾胃的功能受损,津液亏虚。在治则上则考虑一方面清中焦阳明的热,一方面散少阳胆的邪,兼以生津的药物。“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宜温胆汤加瓜蒌、碧玉散等味。”在上条证出现吐的清水的情况下,则考虑有痰饮,治疗的时候应该加入涤痰的药物。

“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痉,欲死者,肺胃不和,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此条证是呕吐的重证,薛氏则指出了关键的病机“肺胃不和”。湿热蕴阻于胃,胃失通降,胃气挟湿热上逆犯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致使肺胃不和。由于肺胃不和则“呕恶不止,昼夜不塞尚可见到口渴不欲饮,舌苔黄微腻等。治以清化湿热,通降肺胃,用川连清湿热,降胃火用苏叶通降肺气,而且能泄上逆之火,药仅二味,配伍得当,且分量极轻对于病邪不重者。

薛雪之《湿热论》为第一部专论湿热病的著作,本书以自述自注的形式全面论述了湿热病发生发展,传变转归及治疗思路。在阅读学习中,我从中选择了两条我感受深刻的条文进行学习,大多数内容都是用自己稚嫩的话写出来,其中不乏错误和不当,希望老师可以指正。

 

 

 

 

 

 

 

 

 

 

 

温热论读书心得

李万豪

《温热论》是中医温病学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全文十分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有了极其关键的创新。叶氏原创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及辨舌辨瘫疹的诊断方法,不仅对其后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方法。

1.叶天士的养阴思想

“若苔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也。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对病邪在表肺阴津伤者,加滋而不腻之品以滋养肺津,其作用偏上,故称之“上者上之”,如麦冬、花露、芦根汁等。对湿遏热伏者治当先开泄湿邪,湿开则热透,但泄湿之品多偏香燥,易生耗津之弊,应防其温燥伤津而见舌干,然也不必忧虑舌干,因湿开热透后,津液自能恢复,舌苔自可转润,不可受之蒙蔽,故曰“勿忧之”。若病初起时舌即见干燥,是为温邪伤津液,按法施治即可。但若属素禀津气亏损,所致初病舌干无津者,易导致正不胜邪局面,应特别引起注意。在辨证中要观察神志表现,如未见神昏等险恶证候者,预后尚好,当急予养正透邪之剂,补益津气,透达外邪。如已见神昏者,属正气大亏,津气内竭,邪热内陷,预后不良。对温病在气分而胃阴津伤者,如“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对气分胃燥气伤者,在滋润药(麦冬、沙参、生地黄等)的基础上当加用甘草,其意不在甘润养阴,而在取其甘味可补益肺胃之气,使其布津功能得复,津液自生,即所谓“甘守津还”。其用药也不只甘草一味,叶氏仅举此例说明而已。其实,养肺阴与养胃阴有着紧密联系,对肺阴不足的治疗亦多选用养胃生阴之品,如麦冬、沙参等,正如曹炳章所言:“燥伤胃阴与燥伤肺阴同法,鄙论所谓救胃即为救肺也。”对温病入营入血而致的胃阴大伤,如“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需“急用甘凉濡润之品”,“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者如梨皮、蔗浆之类。”对胃阴衰亡的表现,其治疗不可作热入营分而清营泄热,亦忌苦寒之品,应急投重剂甘凉濡润之品救其胃阴;对进一步入血分胃阴伤,则视阴伤轻重,轻者梨皮、蔗浆之类滋养,重者需用甘寒之品,清气凉营,退热生津,如玉女煎。另外,通过滋养胃阴来扶正透邪。对“邪始终在气分流连”,既不外解,又不内传营血,一直流连于气分者,邪虽未去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持,“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通过益胃法来战汗透达邪气。益胃主要是滋养胃津,如服用雪梨浆、五汁饮、益胃汤等剂,或多饮米汤等。因热伤津液,津气不足,欲汗无源者,皆可导致邪气流连不解,而通过滋养胃阴津液,不仅可充养津汗之源,而且可化生正气,有助于机体驱邪外达。

2.“轻、透、救”的治疗思想

轻,即以轻剂取胜之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叶氏即指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但须注意挟风挟湿。如挟风,应用“透风于热外”之法,否则,风为阳邪,温亦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津气耗损,呈现口鼻耳目干燥之象;如挟湿,应用“渗湿于热下”之法,否则,湿为阴邪,其性粘腻,且为缠绵难解,与温相合,蕴蒸于上,蒙敲清窍,而见头胀耳聋等证。透风渗湿,使不与热相搏,则热势孤立,邪自外解。

叶氏在《温热论》中,不仅认识到温病的发展依据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进行,而且还认识到治疗中有“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规律。他指出:温热挟风宜用辛凉散风,挟湿加入甘谈渗湿之药。此本温热初已挟风挟湿的两大治法,如果如法施治而病变却不能页期面解,这就标志着病邪深重或人体正气抗邪能力不足,以致病邪逆传入营。由此可知,病情的转归存在两种可能性:或在卫分外解,或内陷人营。如内陷入营,其特征是:“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因心主血属营,故初陷营分则必扰乱心神,以致神明不宁而见心神不安,夜甚无寐。营血同行脉中,邪在营分,血液也必然受到耗劫,甚或因营热外迫肌悲,窜于血络而成斑点隐隐。从舌苔看,邪入营分,舌色必绛,绛而无蓄,多为风热之邪陷入营分;终而苔腻,多为湿热之邪陷入营分。治疗都以清营透热为主,即透营分之热,转气分而解。临证所见,邪人营分,治疗以透热,确可使病情由危转安,由重返轻.

《温热论》十分强调治疗温病宜急,且以“救”字来突出症情重危。不管病变初期,还是中期和末期,治疗都须急,这也切实反映了温病发展甚快,传变甚速逆传心包,易致神昏痉厥、耗竭阴液,则难救矣。故温病病初,如“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隔散”;“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至于有湿浊入里,则“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或“中挟秒汕之气,总加芳香逐之”。而“温疫病初入膜原,未归胃嘛,急急透解”,到了津枯阴亡时,见到“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润之品”;“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土爆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叶氏针对病变部位,注意选用不同药性的药物如风热之邪,犯于上熊,热势未甚,津已微损,则取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如麦冬、花露、芦根汁;而肾阴欲涸,物在下焦,急宜咸寒重浊之药以救之,用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其养胃津,轻则以梨皮、蔗浆;重则以玉女煎;开泄用杏、笼、橘、桔等。,苦泄用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通泄用小承气汤。凡此等等都可见其精心选药,于病情十分贴切,故在临床上,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脾胃论》读书心得

刘依林

《脾胃论》开篇就引用了许多《内经》的言论告诉我们脾胃的重要性,如“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浊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接着利用五行学说阐述了脾胃与其他四脏肝、心、肺、肾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最后结合运气学说强调在临床用药时应酌情加入相应季节的药物,如冬日加入肉桂、长夏加入黄芩、石膏之类。通过这些理论的论述,基本把自己的学术思想讲得明明白白,目的为了告诉大家,我这理论也不是空想的,实实在在地有理论根据。

对于脾胃功能的损伤,李杲认为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为饮食所伤,一为劳倦所伤,即使是外感,也是由于素体的脾胃虚弱导致。饮食所伤又可以细分为过饱、过饥、五味的偏嗜等。特别是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都有胃病。如过多的美味食物摄入,导致脾胃的消化负担过重,从而引起了功能的损伤;或者一些女性因减肥而减少食物的摄入,亦会损伤脾胃的功能。劳倦伤脾胃则又包括了房劳、过度的体能损耗、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的过度。如某些职业需要值夜班,彻夜不能寐,这类人脾胃的功能也会因此慢慢耗损;过于纵欲的人亦会日渐损伤脾胃;情绪的过喜、过悲等亦是。由此看来,许多疾病在治疗上从脾胃入手而治愈也不是没道理的。

通过上述李杲的理论可以看出,治疗上重点是治疗脾胃的。李杲认为脾胃功能受损后容易产生“阴火”,所谓的“阴火”多指的是“心火、相火。他还认为脾胃虚弱之后人的中气就会下陷,也可以理解为元气下陷。如他所说,“火气与元气不两立”,元气又来源于脾胃,既然脾胃功能受损了,自然元气生成不足,那么火气就多了,火气占据了主导,元气就退居幕后了,便是元气下陷了。

他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这是其脾胃学说的基本观点。对于脾胃所以受病。

李东垣提出3种常见原因:饮食不洁伤胃;劳倦过度伤脾;七情所伤。李东垣认为,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喜怒忧恐则损耗元气,三者在内伤脾胃病中互为因果,相互交错。

饮食先伤胃,胃伤之后伤及脾;劳倦先伤脾,脾伤之后伤及胃;五志七情太过则影响脾胃阴阳升降,进而引起气机紊乱,气血不和而内伤脏经络,这是胃病的一般发病规律。因此,无论是饮食伤胃及脾还是劳役伤脾及胃,抑或七情损耗元气,均可造成脾胃虚弱的病理状态,即使是六淫外感致病也多有脾胃气虚、元气不足的内因,这就是李东垣倡导的升阳益气,补脾健胃的理论依据。他重视内因在病变中的作用,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均是由于人体气虚。即疾病的形成,乃是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是因脾胃损伤所致。

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又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因此,必须重视脾胃,这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

李东垣用药特点十分鲜明,他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当中指出:"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这段文字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升降浮沉"和"风药升阳"这两大用药法则,是李氏用药法的重要纲领。可以说,李东垣十分重视脾胃气机的动态平衡,以动制静,辛甘温药也好,甘苦大寒之剂也好,即便是不擅升降流动的药物,也要用火制或者酒制的方法,让它既能上行至顶,又能下达肝肾。他使用"升阳"之法,而非补阳,利用辛甘温药与升散药物相结合的方法,使阳气得以生发之后,又能够借升药之力发散于 分,如此精妙的用药法度,体现了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炉火纯青的临床技巧。由此可见,理法上,李东垣提出了"脾胃元气"说,而方药上,他重视解决"动态"中的阴阳平衡。

 


《小儿药证直诀》读书心得

刘依林

《小儿药证直诀》上卷的咳嗽篇,开篇即向人们阐释了咳嗽的病因、病位及病性。如"夫嗽者,肺感微寒""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伤风嗽也"说明该病既有因于寒也有因于风者,病位在肺。关于病性,钱乙认为"八九月间,肺气大旺,病嗽者,其病必实,非久病也",他以时间来区分病情的虚实。随后钱乙就咳嗽的症状处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其中对热证、痰证、痰热证、痰而兼滞的描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虚证占小部分。热证、痰证的辨证要点总以"身热、面赤""痰盛"为主,包含"饮水""涎热""唾黏""吐青绿水""吐痰涎乳食""咯脓血"等症状。虚证总以"久嗽"为主,包含"哽气""长出气""喉中有声"等症状。由此可以看出在咳嗽篇中钱乙认为小儿咳嗽以实热证居多且夹痰明显。

钱氏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深刻认识为立法处治树立了指导准则。其在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的理论的基础上,把患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运用到五脏辨证论治体系当中,把"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点,即"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用虚实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最终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相互关系确立五脏所主病证。这是在辩证上的长期临床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成果。当然钱乙重视五脏虚实的辨别之上, 同时也重视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推求病机,判断病情轻重缓急以及推测预后好坏的思想,也是很好的支持。

钱乙在儿科专著《颅因经》中就提出小儿属"纯阳之体",钱乙进一步丰富,认为小儿"真阴未足","阳常有余".也就是说小儿的体质类似于成年人,阳气充足,而属阴的部分常常欠缺。因此,小儿在发病过程中易出现的气血失衡、阴阳偏颇等情况,但大多数表现为为阴津不足,阳气偏亢,柔不制刚的特点,对不良刺激的反应易从热化,表现为热证、实证为主。而且,小儿肾阴尚未充足,阴不济阳,更易引发火热证。因此钱乙将张仲景温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去掉性燥温热的附桂二药,存六味之柔润,变温阳之剂而为养阴之方,"三补"寓"三泻",恰合小儿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创为"地黄丸",以填补肾之真阴。后人因其方有六味药物组成,又在名字上加入"六味"两个字。钱乙巧妙运用补泻兼施相反相成之法,使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切中脏腑病机。钱氏认为小儿咳嗽以实证、热证为多,治疗上多用清法、下法,用药大胆,善用猛药,其书中所载治疗咳嗽的部分方剂至今仍被后人所沿用。

小儿咳嗽在病情发展的最初期以表证为主,症状主要为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根据寒热的多少,鼻涕的清浊可以分为风寒咳嗽或风热咳嗽。风寒咳嗽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风热咳嗽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选桑菊饮加减。然而小儿体秉纯阳,病邪极易入里化热,临床上单纯的寒证非常少见,多以外寒里热居多。

因此在治疗本病时临床常常采用多种治法并用的方式,如外寒里热者宜汗法与清法同用,方剂可选用《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麻黄汤合泻白散加减。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寒象逐渐消退,热象越来越重,在用药上应加大清热药的比例,可选用辛寒清气之石膏等。故钱乙认为小儿咳嗽多实证、热证,这与小儿阳气偏盛,感邪之后易从阳化热密不可分。另外小儿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在患病一段时间后,临床上可见患儿痰液开始增多,从白色清晰的痰转变为黄色黏稠痰,从最初的干咳变成咳有痰声。这也证明了钱乙认为小儿咳嗽易夹痰的观点。此时除了合用清法还应加用清热化痰之品,如钱氏的莘厉丸,以求效若桴鼓。到了疾病的后期,热象、痰象逐渐消退而出现肺阴不足的情况。此时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钱氏之阿胶散虽为久咳肺虚所创,但因其含有性寒清热之品,故用于肺虚有火之干咳气哽,而不能用于后期单纯的阴虚之证。


心得体会

彭秀芝


金匮心得

孙月良

《金匮要略》这部巨著的问世,是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他的理论依据,学术渊源,均是《内经》、《难经》。正如徐忠可曾评价说:“《金匮要略》为后世杂病方书之祖,乃有药味,有方论之灵素也。”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于疾病的认识,仲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本论据,认为证候的产生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所以,根据脏腑经络病理进行辨证论治是本书的基本特点

在读了这本名著之后,我有了几点感悟:

1.《金匮要略》的医疗方针是防重于治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未病先防,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已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未病先防充分体现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仲景在《金匮要略》首先指出:“若人能养老,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人其膝理。”疾病发生的原因固然很多,如果人们能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一方面要注意增减衣服,适应冷热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另一方面要节制性欲,不使精气耗散;调和饮食五味,不使过偏而伤害脏腑不使身体虚弱,病邪就无法侵人皮肤膝理,就不会发生疾病,这些都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已病防变的重要性就是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一旦调理不当而发病,就应防微杜渐,早期积极治疗,如“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这样就可以防止疾病的深人和蔓延;如果是皮肤所中,应“四肢才觉重滞”,就应选用导引、针灸、按摩、吐纳,使之气血通畅,真气流通,疾病就不会进一步发展,可以提早痊愈。

2.《金匮要略》的病因性质是内外因素

仲景认为“千般疚难,不越三条”,可以说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他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此;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雍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3.《金匮要略》的辨证纲要是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疾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以及判断邪正盛衰等情况的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内伤杂病中,它是临床各科的辨证基础。仲景《金匮要略》所讨论的内科杂证。多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反映。由于每个脏腑生理功能的不同,所以它们反映出的病证各异,所论36种病证。根据不同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分别来分辨病证、处方用药,这就是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

4.《金匮要略》的诊断方法是脉证合参

《金匮要略》多数篇章均标明“脉证并治”,示人以脉与证须合参这样才能辨证客观,诊断准确。例如仲景借助寸口脉、跌阳脉的变化,阐述了上消、中消的病理机制。通过这些脉象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脏腑的复杂变化,以便于脉证合参,确定诊断。

5.《金匮要略》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一种疾病可以出现几种不同性质的症候而不同的疾病又可以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仲景在辨证论治的精神指导下,在治疗原则方面又提出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在《金匮要略》的方剂运用上,有时一病仲景可选数方来治疗,有时一方仲景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例如八味肾气丸可以治疗虚劳、痰饮、脚气、消渴、转胞等。

6.《金匮要略》孕育了中医妇科学的雏形

《金匮要略》第20篇,第21 篇,第22篇,包括了妊娠、产后、杂病等妇科疾病,并以此分篇分类,提出了妇科病的内治、外治多种治疗法。这些内容启示了后世以经、带、胎、产对妇科病的分类,对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金匮要略》的制方要领体现了八种基本治疗大法

《金匮要略》所制方剂 205 首,其中有4首方剂只列方名而未载药味,即水气病篇中的杏子汤;妇人妊娠病篇的附子汤;疮疡肠痛浸淫病篇中的黄连粉;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篇中的藜芦甘草汤。书中所载方剂,大体上可以体现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大治疗方法。

8.《金匮要略》的用药特点包含着单味复方的功能主治

仲景《金匮要略》的用药特点,既重视发挥单味药物的主治功能,更注意药物经过配伍组合后的协同作用,同时对药物的加减变化,以及药物的炮制、煎煮方法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为后世的处方遣药,前者炮制等奠定了基础。

仲景《金匮要略》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潜心研究者众多,有关论著云现。随着时代推移,医学不断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金匮要略》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的准则,并为后世的内科学、妇科学奠定了基础,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它使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化同时,丰富了中医饮食护理的内容。一般认为,现可考稽的医家就有数十家之多,专门著作也有数十部,对后世起到了不可或缺推动作用。读过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


温病条辨心得

孙月良

通过大半个学期对温病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温病的病因与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以及温病学的治疗和预防。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

我们学习的《温病学》教材分为: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部分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各论部分是阐述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及各类温病的主要证治和临床运用指导,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总论和各论互相交织,共同构成温病学说的完整体系;附篇名著选为明清温病学家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温热病篇》等。其中,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选读,对深入了解温病学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这书问世迄今已经200多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问心堂温病条辨原篇》中,详细分析内经有关温病的部分,包括五运六气(司天)各种症状的详细病因病机,治法(包括针刺),预后,预防等。

《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

温热病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虽然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繁多治疗方药有异,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津为主要特点。因此,治疗上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温热伤阴与泄热存阴,是吴鞠通对温热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核心。

湿热病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入湿热病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湿热未化燥的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血分,往往始终留连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标示湿热病的传变发展规律。而湿是重浊之邪,有自上流下的特性,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的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辨证为纲领。综观三焦篇中湿热的内容,始终突出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特点,治疗上则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则热不独存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湿热病,在沿三焦传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中焦用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法,下焦用淡渗利湿法。三焦湿热病的治疗,都以祛除湿浊,宣畅气机为原则。吴氏对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治法,可以用开上、畅中、渗下六个字来概括

读过《温病条辨》后,我对温病学的理解更近了一步。

 

 

 

 


医学衷中参西录序心得

孙月良

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目前我只读了序言。张锡纯在序言中讲到:“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又说“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则愿力大”。所以定要有“为生民立命”之决心,才更有可能取得一番成就,也一定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甚至实现财富自由。

张锡纯说:“中华苞符之秘,起自三坟,《伏羲易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又说“知《本经》与《内经》,诒之开天辟地之圣神,为医学之鼻祖,实为医学之渊海也。诒汉季张仲景出,著《伤寒》、《金匮》两书,为《本经》、《内经》之功臣。而晋之王叔和,唐之孙思邈、王焘,宋之成无己,明之喻嘉言,又为仲景之功臣”。所以我最近在读黄帝内经,从黄帝内经入手继续研读。


《温病条辨》读后感

王娇文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的规律。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的一种辨证体系。而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所创,主要用干温病的辨证。二者都作为外感病非常常用的辨证方法,但是又都不局限于外感病。二者有联系,有区别,能够相互补充,甚至可以有机结合。

六经辨证的含义古今医家持有不同观点,有医家联系经络学说认为六经指代经络脏腑,即:太阳膀胱,阳明胃,少阳胆,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还有医家认为六经本质是指阴阳气多少,其理论主要来源干《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而更认可的是三阴三阳代表疾病的表里部位,几乎没有争议的是:三阳病中,太阳为表证,阳明为里证,少阳为半表半里。胡希恕等认为三阴病亦然,少阴为阴证之表证,太阴为阴证之里证,厥阴为阴证之半表半里。总之,不论做何种解释,六经辨证都反映了外感病由阳及阴,由表及里,由轻及重的趋势。

卫气营血辨证按照温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阶段,其相应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卫分证 、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证候。卫分证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是温热病邪侵犯肺与皮毛所表现的证候。气分证是温热病邪由表入里,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多由卫分证转化而来,病位较深。营分证为温热病邪内陷营阴的深重阶段,病位多在心与心包络。血分证为邪热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动血的证候,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也是温热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卫气营血四个证反映了温病过程中病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层次,病证的传变规律一般由卫分开始,依次逐渐加深传入气分,深入营分、血分。由于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

这两种辨证体系的共同点是:都反映了外感病由表及里,有腑及脏,由轻到重的趋势。只是感受的邪气不同,所以传变的途径和治疗的方法也有不同。在疾病不同的阶段,二者的治疗方法可以互相联系。

温病初起的阶段,温邪在表,故治疗上以辛凉之剂“汗之可也”,邪气流连气分者也可以“战汗透邪”“令邪与汗并”而伤寒邪气在表,也法当以汗解之。只不过用麻黄,桂枝,生姜之属,用辛温之药以发越在表之寒邪。而温病所用的桑叶,薄荷之属,用辛凉以透散在表之温邪。由于感受邪气性质不同,所以用药的温凉属性也不同,实际上发表透邪的治法却是相通的。

邪气在表里之间时,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各有其独到的治疗方法。伤寒邪气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时,治宜和解少阳。本法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既透解半表之邪,又清泄半里之邪,还防邪深入。而温病中“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即清营泄热养阴,又加双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是营分邪热转到气分而解。当邪气在表里之间,不论是伤寒还是温病,在治疗上都提现了表里兼顾的原则。

邪气入里时,伤寒视其寒热的不同,或重用大黄石膏之辈以泄下清热,或用虻虫水蛭之属破血逐瘀,陷于阴证时则急用附子干姜之类回阳救逆。而温病热入血分热盛烦躁者,应用金汁等大寒之药清热解毒。二者在治疗入里的疾病时,都应用猛药,以治疗在里之重症。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懔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无论是哪一种辨证体系,无论是感于温邪还是寒邪,都应当根据邪气所在的部位和性质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虽有不同,但是其揭示的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及深的规律是相同的,其对于表里疾病的总的治疗原则也是相通的。临床诊治疾病时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辨证方法,应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读后感

王娇文

——如何辨别伤寒与温病

风温病是初春时节自然界阳气开发、厥阴风气旺盛。风邪之中挟有温邪所致的疾病。温热病发生于春末夏初,是由于阳气旺盛、温盛极转为热所致的疾病。温疫病是由于特殊的疫气流行天下所致,往往兼挟有秽浊之邪。流行时家家户户皆受感染,好像劳役一样。温毒病泛指各种挟有毒气的温病,缘于秽浊之邪太甚。暑温病发生在正夏之时,即暑病而热邪偏重的病证。温湿病发生于夏末秋初时节,即暑病而湿邪偏重的病证,是由于湿邪之中产生了热邪。秋燥病是秋季金气旺盛,燥烈之气所致的疾病。冬温病是严冬时节天气应当寒冷反而温暖,自然界阳气不能潜藏、温邪伤人所导致的疾病。温疟疾是阴液本已耗伤之人复感暑热之邪,阴气不能制约阳热,使得阳热亢盛所致的病证。大凡温病,邪多首先侵犯上焦,病位在太阴肺经。

伤寒病,寒邪是由毛孔进人体,从身体下部至干上部,是通过太阳膀胱经发病的。太阳膀胱经五行属性上属水,而寒邪也就是水寒之气,寒与水“同类相从”,所以伤寒病太阳膀胱经开始发病,膀胱经由足循背部沿颈项上至头顶下千眉心晴明穴,所以会有头疼项背疼,发热恶寒症。而温病的邪气是从口鼻进人人体、从身体上部到达下部的。鼻通于肺,所以温病是从手太阴肺开始发病的。肺五性属性对应的是金;而温邪为火热之气,而风邪是热之母。火气旺盛必定克金,所以温病始发于手太阴。

寒邪属干阴邪那也是指从西北方来的风,是寒冷的风,其性质特别善干收缩。阴盛必定损伤阳气,所以寒邪冷风从皮毛进入人体以后,头部便被太阳经中的阳气阻遏,导致头痛、发热等症状的出现。太阳膀胱是属于阳性的腑,风寒是阴邪,阴邪盛则损伤人体阳气,道理正是如此。温为阳邪,风是从东,南方向来的,是消除寒冷、融化冰冻的温暖的风。其性质是特别善于发越宣泄。阳盛必定损伤阴气,太阴肺是属于阴脏,温热是属于阳的邪气,阳盛则损伤人体阴液。

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从西方出现。世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化生,皆由这东西阳、阴之气生成、所以“东西”可以代指世间万物。人是万物之灵长、所得到的东西方之气最充分和丰富,与天地东西方之气相通相应。人如果生病,其气也是与天地东西方之气相通相应的。东方和西方是阴阳之气交通的道路。自然界的五运六气中火属于南方,水属于北方。水与火是阴阳二气的基本特征,南与北则是阴阳二气的两个极点。天地阴阳之气运行不休并化生世间万物,所以天地的恩惠,似乎不能明显地看出来,而实际上却是对世间万物和人类有着莫大的恩德。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如果和调,那么人体的阴阳二气也就和调,哪里还会生病呢?

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一旦出现偏盛偏衰,就会生病。偏盛偏衰情况较轻则病情也较轻浅,偏盛偏衰情况较重则病情也较深重。偏于火则发生温热性质的疾病,偏于水者则发生阴寒性质的疾病。这是由水和火两类不同性质的病邪引起的两大类疾病的区别所在,医者必须认识清楚。

辨明属于水病、寒病,则用温热药物治疗;辨明属于火病,则用寒凉药物治疗。总之是要治疗偏盛偏衰的病变,使阴阳恢复平和协调状态。如果不是像镜子的空明那样一尘不染,不是像秤杆的平衡那样不偏不倚,是不能够明白阴阳平和的奥妙的。不同季节气候不同,不同地区的人体体质都不同,小孩子,年轻人身体阳气充足,老年人身体阳气不足温病初起,邪在手太阴肺经时,头痛,微恶风寒,发热,汗出,口渴或不渴而咳嗽,午后火旺所以发热更甚。具有这些脉症的,就可诊断为温病。太阳病头痛是由于风寒邪气循着太阳经脉上抵头部、项部,故头痛并伴有颈项背僵硬疼痛感。太阴温病头痛是因为肺主司人体上部之气,上部之气受邪气郁阻,故头也痛。而且春季人体阳气上浮于头部,火热之邪性喜炎上,这都是太阴温病出现头痛症状的原因。


《金匮要略》读书心得

这是我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读一这种经典,因此读了《金匮要略》这本书给了我颇深的感受。据我了解的《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写的,也我国第一部最早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是治疗杂病的典范。《金匮要略》全书中记载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有很多,有治疗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和胸痹心痛短今病等,全熟书上、中、下三卷共分为25大类。其中在下卷的最后还论述了禽兽鱼虫的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的禁忌并治,这两大类是我印象比较深刻并且最容易理解的两大类,也是最贴切实际生活的。

《金匮要略》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的诊断与治疗,“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说的是热邪在上焦,虚热灼烧于于肺,肺气上逆,导致咳嗽,久咳而受损,形成肺痿。“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这里指出肺痿产生的原因,发汗过多,或者是呕吐频繁,或者是口渴不已,或者是小便频繁,或者是大便干结,之后又用泻下药太过,导致津液严重损耗,导致虚热内生,产生肺痿。“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意识说,在口中干燥,咳嗽时胸中隐隐痛,咳痰脓血的基础上,脉数而无力的为肺痿;脉数而有力的为肺痈。接着又写“寸囗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表明脉微为风邪,汗出;脉数主热证,恶寒。后文又表明风邪停于肺,使人咳嗽,口干咽燥胸满气喘,咽干囗不渴,时时振寒,是成痈期。热邪侵入太过,血液凝滞,蓄结痈脓,呕吐如米粥一样的东西,是溃脓期。接着又写出关于不同肺痿肺痈咳嗽上起病的治疗方法,虚寒肺痿要用甘草干姜汤温服,甘草干姜汤主要具有温肺复气,温阳散寒的功效。寒饮郁肺的咳嗽上气要用的射干麻黄汤治疗,射干麻黄汤具有散寒宣肺,降逆化痰的功效。方中射干消痰开结,麻黄宣肺平喘起主要功效。肺痈邪实壅滞证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葶苈大枣泻肺汤具有开泻肺气,行水祛饮,其中葶苈辛苦寒,具有开泻肺气,清热利水的功效;大枣甘温,具有缓和药性的作用。外寒内饮夹热咳喘要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小青龙加石膏汤具有解表化饮,清热除烦的功效。就这一个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分成十四大类,提治十四种病症与适宜其治疗的方,并且写明明确的药物配伍和煎煮方法。

《金匮要略》中卷中关于痰饮咳嗽病的诊断与治疗。文中指明饮有四,分别为痰饮、悬饮、湿饮和支饮,接着又写出四种痰饮的区别:水饮流于肠间,肠间发出沥沥声响的是痰饮;水饮流注于胁下,咬嗽并且胁下痛的是悬饮;水饮归于四肢,该出汗时不出汗,且没有身体疼重的是溢饮;咬嗽气逆,必须倚着床呼吸,气喘不能平卧,外形肿大的支饮。四种痰饮的发生部位不同,痰饮发生于胃肠,悬饮发生于胁下,溢饮发生于四肢、肌表,支饮发生于胸膈。文章接着又写了水饮在五的不同症状和留饮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刚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指出了痰饮症的成因、主症,两手脉象皆呈弦脉的主寒,是过度使用泻下之后呈现的虚寒之象;单手脉象呈弦脉并且有力旳为饮病。然后又写出各种饮病的治疗方法:“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弦,苓桂术甘汤主之。”痰饮停于心中,气机升降失常,胸胁胀头昏目眩,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功放,其中获苓是淡渗利水,化痰降浊,治痰饮的要药。“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指出治疗悬饮应用博十枣汤治疗,十枣汤具有蠲饮破癖,其力颇猛的功效。“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指出溢饮既可用大青龙汤治疗,也可以用小青龙汤治疗。大青龙汤具有发汗,清泄郁热的功效。小青龙汤具有发汗,温化里饮的功效。膈间支饮需用木防己汤治疗。支饮冒眩应用泽泻汤治疗。支饮腹满应用厚朴大黄汤治疗。

在《金匮要略》此书的最后写了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与果实菜谷禁忌并治。写出禽兽鱼虫果实菜谷不可食用的各种情况,以及食其中毒后的治疗方法,此部分也可以理解为防治疾病的方法。“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指出各种肉或者是鱼,如果狗不吃,鸟也不吃,便不可以食用。“李不可多食,令人胪胀。”指明李子不可以吃太多,吃太多会让人腹胀。《金匮要略》这本书重要不整体,并且是以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来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的。

就刚学的《金匮要略》想对此补充一点,本书主运用的是八纲辨证和脏腑辩证,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金匮要略》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脏腑经络病机结合八纲,运用病与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辩证,从整体出发进行治疗。重视整体同时也注重脉象的变化。通过脉象可以诊断疾病,推测病因,确定病位,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外台秘要方》读书心得

《外台秘要方》一共四十卷,全书收载了方、论、法等约6900余方,是唐代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堪称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全书记载了治疗各种病症的方,其中关于治疗伤寒这一大类的就有161首,关于治疗温病的共有43首,关于治疗霍乱的有104首,等等记载了很多方法。关于伤寒这一类它又分为了伤寒中风方、伤寒结胸方、伤寒呕哕方、伤寒咽喉痛方和伤寒吐唾血及下血方等二十三类。同样治疗温病的也分为了辟温方、辟温不相染方、温病哕方和温病渴方共七类。治疗霍乱的共分为霍乱吐痢方、霍乱脐上筑方、霍乱腹痛吐痢方和霍乱不止及洞下泄痢方共十四类。

《外台秘要方》中“《病源》中风伤寒之状,太阳中风,阳浮阴弱。”指出在《病源》提到中风伤寒的症状为太阳中风证,寸脉浮尺脉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此其候也。”说明了寸脉浮的会发汗,因为荣卫之气抵抗邪气而产生的热;尺脉弱的会出汗,这是因为卫阳无法固护营阴而使津液损耗产生的汗。故出现恶寒或恶风的症状,并且身体发热,但温度不高,鼻塞不通气,干呕的表现就太阳中风的症状。“仲景《伤寒论》桂枝汤,疗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鼻鸣干呕方,”中指明治疗太阳中风证应用桂枝汤,桂枝汤的功效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又疗伤寒头疼腰痛,身体骨节疼,发热恶风,汗不出而喘,麻黄汤方。”指出如果治外感风寒,具有头疼腰痛,身体骨头关节疼痛,发热恶风,不出汗但气喘的应用麻黄汤治疗。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由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身体疼痛等不适症状。其中麻黄汤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麻黄,为此方的君药,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千金翼》疗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饮水而吐,此为水逆,五芩散主之方。 ”指出在《千金翼》中治疗太阳中风证,患病六七日仍不见好转,说明为表里兼证,口渴想要饮水,但饮水后就吐,则说明为水气内停,胃气不降。此证应有五苓散治疗,多饮温水,使汗出便可治愈。五苓散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其中泽泻为君药,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并且从文中可知服此方药时,忌食桃李、酢物、生葱和雀肉等食物。

《外台秘要方》中“其伤于四时之气,……。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指出在冬天受寒邪侵犯,立即生病的为伤寒,没有立即生病,使寒邪藏于肌肤之间的,到了春天会变化成温病,到了夏季会生成暑病。“暑病者热极,又重于温也。”指出患暑病的在夏季受到的热邪太过,又会形成温病。表明温病的病源。“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天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气之所致。”指出辛苦劳作的人,在春季夏季患有温热病原因,都是因为在冬季感受了寒邪所导致的。这里也指出易患温热病的人群。“凡病伤寒而成温病者,先夏至日者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指出凡是因感寒邪而形成温病的,在夏至日之前发病的称为温病;在夏至日之后发病的称为暑病。这是与《素问》中热论那一篇相同,都明确指明温病与暑病的区分。治疗温病的方药,本书收集了《肘后备急方》《千金翼》等各类方书。其中辟温方就有二十首,主要是避免温病发生的。“《肘后》屠苏辟疫气,令人不染温度病及伤寒,岁旦饮。”指在岁旦饮用屠苏酒可以避免,瘟疫侵犯,使人不会感染温病和受风寒之邪入侵。太乙流金散、雄黄散和粉身散等均县有避免受瘟疫之气影响的作用。《外台秘要方》中治疗温病发斑的共有七首,文中指出“《肘后》疗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方。”表明在《肘后备急方》中指出患有温病,肌肤出现斑疹的,可以用黑膏方治疗。黑膏方具有消肿止痛、除风除湿的作用。后文指出赤斑的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可用黑奴丸治疗。

《外台秘要》是六经辨证为主要的辩证方式,看了《外台秘要》的上卷,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当时整理的十分不容易,但同时也整理的很有调理,将不同种类的病以及适应的方,归类整理的很好。《外台秘要》是一本综合性的书籍,对于后世医家的治疗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第一次阅读感觉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基础不够好,希望再次阅读《外台秘要》时,能体会到更深的感受。


心得体会

王艺博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名《和剂局方》,为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后,最早名《太医局方》,宋徽宗崇宁年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绍兴十八年药局改为“太平惠民 局”,《和剂局方》 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后经宝庆、淳祐陆续增补而为10卷,成为现存通行本,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

说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总会想起大二时学过的《方剂学》教材。选入《方剂学》的三百多首方剂中,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方剂占了很大比例。诸如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的香苏散,解肌透疹的升麻葛根汤,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的败毒散,温阳散寒、补气健脾的附子理中丸,温补气血的十全大补汤,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名方逍遥散,补气健脾益胃的名方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名方参苓白术散。通过对此书对至宝丹及十全大补汤的了解,现予浅释。

其中局方至宝丹原载于此书,与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合称“温病三宝”。至宝丹方剂组成为水牛角30克、朱砂30克、雄黄30克、生玳瑁30克、琥珀3克、麝香0.3克、冰片0.3克、金箔50片、银箔50片、牛黄1克、安息香45克。此方具有清热开窍化浊解毒之功效。局方中水牛角与麝香相配,清热开窍,共为君药。冰片与安息香均能芳香开窍,辟秽化浊,与麝香合用,开窍之力尤为显著,其中牛黄又能痰开窍,熄风定惊与水牛角同用,可以增强清热凉血解毒之效,俱为臣药。佐以朱砂、琥珀镇心安神,雄黄豁痰解毒,方中金箔、银馆,与朱砂、琥珀同用,意在加强重镇安神之力。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开窍,化浊解毒之效。本方主治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亦治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其中邪热熏蒸,则出现身灼热,心主神明,邪热内陷心包,心神被扰,则出现神昏谵语兼烦躁不安。《绛雪园古方选注》说:“热入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入寒凉汤药中用之,能祛阴起阳,立展神明,有非他药之可及。”(“温病三宝”中,从清热解毒之力而论,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局方至宝丹又次之。全面分析则各有所长,其中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紫雪散长于熄风丹局方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

十全大补汤组成为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酒拌)、当归(酒拌)、白芍各三钱,川芎二钱,炙甘草钱半,肉桂三钱、黄芪三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方中人参与熟地黄相配,在分析中前者大补元气,后者味厚养血,合用气血双补。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同时协助人参益气补脾;黄芪助人参大补肺脾之气,同时在使用中以当归、白芍养血,辅助熟地黄补益阴血。治气血虚弱,兼肾阳虚寒者,而见恶寒发热,自汗盗汗,肢体困倦,眩晕惊悸,晡热作渴,遗精白浊,二便见血,小便短少,便泄闭结,喘咳下坠等症。其中气属阳,血属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气得先天之气,则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气,始化化而不穷也。脾肾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故见肢体困倦;卫气虚弱不能固密肌表,则恶寒自汗;气虚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肺胃之气上逆则喘咳;气虚则血亦虚,阴血亏虚,不能养心,则心神不宁,故见晡热盗汗,惊悸不安;津液亏虚,肠失濡润,故便泄闭结,小便短少;脾不统血,则二便见红;脾虚及肾,或肾元本虚,精关不固则遗精白浊。血虚则气无所附,引起虚阳亢奋而见脾虚发热,阴火为病,故治以十全大补汤,血脱有生血之机,必先补气。有曰:有时补脾即所以补肾,有时补肾即所以治脾,有时必须脾肾同治而未可偏执“补脾不如补肾"或“补肾不如补脾”之说。本方阴阳两补,先后天兼顾,治气血两虚而偏于阳虚有寒者。治气虚以四君,治血虚以四物,气血俱虚者以八珍,更加黄芪、肉桂则名十全大补汤,乃治气血虚弱而兼阳虚有寒者,或谓阴阳两补而偏阳虚之剂。


王艺博

俞根初(1734~1799年),名肇源,根初为其字。清代著名伤寒学家,“绍派伤寒”的创始人。俞氏生于世医之家,早承家学,遍读古今医书, 汲取各家之长,对仲景学说研究尤深,多有发挥。

俞根初无多著作传世,有其心得之篇名曰《通俗伤寒论》,后经同邑何秀山氏整理加按,何廉臣在予勘订,于1916年在裘吉生主编的《绍兴医药学报》上陆续刊出。本书为一部论述四时感证的专著,集中代表了俞根初论治伤寒的学术思想了临床经验。俞氏认为中风自是中风,伤寒自是伤寒,湿温自是湿温,温热自是温热,然皆列入伤寒门中,全书以伤寒为中心,统论一切外感热病的因证脉治,师古而不泥,疏而不漏,翔实可信,切合实用,后人称赞为“酌古斟今,通变宜俗”的佳作,“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

 在治疗温病,疫病方面,俞根初的主要学术思想有三:一为辨六经之形层与三焦之部分以定病位确定病位。提出寒温一统新论,并在辩证上加以结合,提到“以六经钤百病,为决定要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六经总决》)。其寒温一统理论并非是对伤寒和温病学说的简单折中,而是有理论依据又能知道临床实践的。后绍派伤寒另一中间人物胡宝书得“竖读伤寒,横看温病”的观点即源于此。

 二为注重祛邪,强调透达。凡以伤寒病均以开郁为先,为邪留出路,分步祛邪,以通为补。“医必求其所伤何邪而先去其病。病去则虚者亦生,病留则实者亦死。虽在气血素虚者,既受邪气,如酷暑严寒,即为虚中挟实,但清其暑,散其寒以去邪,邪气则正自安。”俞氏认为,伤寒为病,虽然千变万化,但究其原因不过是一气之通塞耳,并指出“表郁而汗,里郁而下,寒湿而温,火燥而清,皆所以通其气之郁也”。如风邪自外而入,必先郁肺气,俞氏在治法中,认为风宜宣气泄卫,用药轻则薄荷、荊芥,重则羌活、防风,并以杏仁、橘皮、桔梗为宣气之通用药。对寒邪之犯,除了外寒宜汗,里寒宜温之外,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用药,如上焦佐以生姜、蔻仁,中焦佐以厚朴、草果或丁香、花椒,下焦佐以茴香、沉香或吴萸、乌药,以辛香开郁。

 三为用药主轻灵,制方出新意。俞氏治伤感宗仲景六经理论,旁参三焦学说、六淫致病说,故其专设六经用药法、三焦用药、六淫病用药法。何廉臣称其“方方切用,发发通灵”。如被应用广泛的加减葳蕤汤,葱豉桔梗汤以及羚角钩藤汤等。俞氏在治疗外感表证之时,并非着眼于外来之邪,对于患者之气血盛衰也十分重视。在治疗阴虚体质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证时,设加减葳蕤汤以滋阴发汗,方以生玉竹滋阴润燥为君,臣以葱、豉 薄、桔,疏风清热,佐以白薇苦咸降泄,使以甘草、红枣甘润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阴润燥。若纯用表药全然无汗,而得此阴气外溢则汗自出,病亦随之而解,可谓是活用汗法能自出新意者。俞根初在制方上用意新奇,因地制宜,浙绍多湿,伤寒多夹湿而存,在苏羌达表汤中予辛温佐淡渗,防其停湿,俞氏因时制宜,仲夏初秋多湿疟一证,以寒热往来,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为主,俞根初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去温补之药,合平胃散化裁为柴平汤,一则达膜,一则燥湿,为和解少阳阳明,湿重热轻之良方。俞根初在仲景先师原方的基础上,把柴胡汤与白虎汤相融合,针对少阳证少而轻,阳明证多而重,化裁为和解少阳阳明,寒轻热重,火来就燥之良方。

 望、闻、问、切为四诊合参的重要辩证依据,由于疾病各有特色,清代温病学医家叶天士辩治温病以辨舌验齿,察斑疹,观白㾦为法。望诊为四诊之首,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盛衰皆能映射于面。面部的色泽和形态可以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即“有诸内必形于外”。俞根初辩证主要以观两目法和按胸腹法为特色。《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凡病之危必察两目,故观目法为诊法之首要。俞根初谓“凡开目欲开见人者为阳证,闭目不欲见人者阴证”以目开合而辩阴阳;以目多眵有泪,精神内含与否辩病轻重。在腹诊法中,俞根初认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欲知脏腑如何,需按其胸腹,并指出“推为诊法上第四要诀”(一为观目,二为看齿,三为舌苔,四为按胸腹),以按胸膈胁肋患者感受为主,得出以下结论:按之痞者多为湿阻气机或肝气上逆;按之痛者多为水结气分或肺气上逆;按膈中气塞者多为为伏邪盘踞膜原等。


浅谈《本草备要》

王族魁

实习和假期的业余时间,我阅读了《本草备要》的卷1、卷2和卷4三个部分,详读之余,有所感想,遂写此文。

中医的学习,十分注重阅读经典,所谓“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在本科的学习中,以读经典、打基础为主,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中药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人疲惫,记忆困难,所以我在暑假利用业余时间,找到了清代医家汪昂的《本草备要》来学习和加深印象。

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徽州府休宁县( 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 1615) ,早年业儒,研习经史百家,为邑之秀才,长于文学,以 “古今文辞知名乡里”,后为“一方辞学宗工”,以文才进取仕途,但觉“词章诗赋,月露风云,纵极精工,无裨不实用”,后深感“蹉跎世变”“著书作诗,无当人意”“著辑方书数种……或可有功前贤,嘉惠来世”, 遂弃制举,潜心医药。翻开《增补本草备要叙》,了解到作者觉得很多书“千书一律,开卷茫如”“医理虽云深造,文字多欠通明,难以豁观者之心目”。中医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寻常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生的加入,若文章晦涩难懂,则难给予初学者兴趣,阻碍新鲜血液的输入。他的这些论述,时至今日,依然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本草备要》分上下两卷,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八部,共收药402味。其中上卷为草部,收药177味; 下卷分为七部,收药225味, 含: 木部68味,果部25味,谷菜部29味,金石水土部46味,禽兽部19味,鱼虫部31味,人部7味。卷首为“药性总义”,概论中药基本理论,包括五色五味,阴阳属性,升降浮沉,药物归经,五脏所欲及补泻总义,六淫主治所宜,五行生剋与五味所伤,药物炮制与用法大要等。

每一味药的旁边用寥寥几个字,突出最主要或最重要的功效,每一个功效主治用大字表示,阅读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假期阅读时效果明显。此外,他善于采用谚语和警句,以强化记忆。例如紫苑“血痨圣药”、丹参“功兼四物,为女科要药”、“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等等。这些做法能学习中药的人快速记忆和掌握,我也深有体会。他还善于运用总结和分类,如“凡仁皆润,凡肉皆补,凡石药冷热皆有毒”“热多用竹沥,寒及实痰多用荆沥”“热药多秘,惟硫磺暖而能通:寒药多泄,惟黄连肥肠而止泻”。此外,作者在书中穿插了许多医案和典故,增加了趣味性和阅读性。

此外,本书还能补遗漏缺, 订正错谬。阅读此书,可以看见许多“昂按”的字样,这是作者对某些药物或者某些功效的个人发挥和修正,如在论述人参治虚劳内伤的功效中,作者认为“东垣辨内伤外感最详,恐人以治外感者治内伤也。今人缘东垣之言,凡外伤风寒发热咳嗽者,概不轻易表散,每用润肺退热药,间附秦艽、苏梗、柴胡、前胡一二味,而羌活、防风等绝不敢用。不思秦艽阳明药,柴胡少阳药,于太阳有何涉乎?以致风寒久郁,嗽热不止,变成虚损,杀人多矣。此又以内伤治外感之误也,附此正之”。可见作者治学之严谨,能通过仔细的分析及时指出他人的误区,不死读经典,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治病过程中多考虑药物的归经或许能治他人所不治,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说明中医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差一步可能就会导致不同的疗效甚至是相反的疗效。医者,生命所系,健康相托,责任重大,不可马虎大意,在理论和实际临床中要考虑很多。

阅读此书之余,我还查阅了汪昂的生平简介,汪氏对明末传入我国的西洋医学经过接触了解,持开明开放的态度。他认为西医虽不明中医气化之理,但在人体生理解剖方面比较精细,对形态方面的论述较为确实,故有“脑为元神之府”等思考对后世“中西汇通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这些开明的思想对我们至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与其争论中西医之好坏,不如讨论如何进一步发展,解世间未解之难题,治世间不治之顽疾,共同为解除患者之痛苦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而奋斗。

阅读此书,掌握了以前快要遗忘的知识,但仍有部分内容尚未阅读完成,愿以后的学习中能完成剩余部分。

 


浅谈《医学入门》

假期除了阅读《本草备要》外,我还阅读了明代医家李的著作《医学入门》。李,字健斋,南丰人。生活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青年时期因病学医,博览群书,勤于临床,医声斐然。晚年因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乃收集医书数十家,“论其要,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作者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 而后可以设法治病, 不致循蒙执方, 夭枉人命”, 故题之曰《医学入门》。首卷叙明堂图、历代医家传略、运气等。卷一记经络、脏腑、诊断、针道、灸法。卷二、卷三为本草。卷四至卷八为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证治及急救方等。所述内容,皆先编成歌诀,然后引用各家并参以己见详注于后,内容广博,分类清晰,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在假期我阅读了部分内容,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卷三本草部分。《医学入门》将本草分为:治风门、治热门、治湿门、治燥门、治寒门、治疮门、食治门7大类。治风门具有发散风寒, 升散郁火, 兼治表湿的功效,有防风、独活、羌活、荆芥、薄荷、麻黄等97味药。治热门中的药物有治上、中、下三焦内热, 兼治湿热的功效,共记载了黄芩、栀子、沙参、玄参、丹参等97种药物,并细分成主治各经热药和主治骨肉分痨瘵发热药,前者如:肝 (气柴胡血黄芩) ;心 (气麦门冬血黄连) ;脾 (气白芍血大黄) ;肺 (气石膏血山栀子) ;肾 (气玄参血黄柏) ;后者如:肝 (气当归血柴胡) ;心 (气生地黄血黄连) ;脾 (气芍药血木瓜) ;肺 (气石膏血桑白皮)。治湿门中的药物也有治上、中、下三焦内湿, 兼调气补气的功效,共记载了人参、黄芪、甘草、白茯苓、茯神等75种药物。治燥门、治寒门、治疮门中分别有89、77、127中药物。食治门中共记载了6大类 (米谷部、菜部、果部、兽部、禽部、虫鱼部) 191种食物,并附有食疗方。这种独特的分类方法或许也非常合理,里面包含了中医里面的三焦分类和六淫分类法,值得我们学习和进一步的探讨。针灸方面,作者独创针刺汗、吐、下法和迎随法。作者在书中指出:“汗吐下法非有他, 合谷、内关、阴交杵”,并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汗针合谷, 入针二分, 带补行九九之数, 搓数十次, 男左搓, 女右搓, 得汗方行泻法, 汗止身温, 方可出针。吐法“针内关, 入针三分, 先补六次, 泻三次, 行子午捣臼法三次, 多提气上行, 又推战一次, 病人多呼几次, 即吐”。 下法, “针三阴交, 入针三分, 男左女右, 以针盘旋右转, 行六阴之数毕, 用口鼻闭气, 吞鼓腹中, 将泻插一下, 其人即泻”。除这三种泄法外,作者还写明了止汗、止吐、止泻的方法, 即“如汗不止, 针阴市、补合谷”“如吐不止, 补足三里”, “如泻不止, 针合谷, 行九阳数”。但迎随法的记录比较复杂,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太能理解。中医治病过程中,非常重视探求“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本”即阴阳。李也强调重视治病求本,认为“本”为受病之源。书中写道:将以施其疗病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盖疾疢不离阴阳二邪,风热火病属阳,湿燥寒病属阴。苟不求而治之,则阴阳邪气滋蔓而难制矣。这种论述可以看作是对《素问》论述的进一步细化和发挥,所云至理,医者永记。


读《诸病源候论》有感诸病源候论

杨文溢

暑假里看了一点《诸病源候论》,因为假期比较短,所以只是看了一部分,但还是收获满满。一直以来,从学习中医开始,老师一直强调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等思想,原本我以为我已经具备了中医的那种思维,但看了《诸病源候论》之后,才发现自己并未理解透彻这种思维。

  1. 二卷是关于风邪所造成的疾病的论述,当这些疾病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那些我所没有想到过的证突然就明了了。所谓邪气侵袭机体,其实也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邪不胜正,正不胜邪,邪正相当。而所表现出的症状,与所受邪的脏腑有关,同时因为五行相生相克,气血津液等关系,会引起其他脏腑的病变。

    学习中医已经三年了,然而如果问到中风,我会下意识的觉得病变脏腑在肝,然而这本书却告诉了我,五脏皆有中风之证。其原因也不难懂,书中言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也就是说风无处不在,但由于人体本身的正气的存在,大多数时候的风并不是致病邪气,也就不会有中风的表现。而我们最熟悉的肝中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肝在季节上主春,是受邪之脏,而风在春天时最盛,一旦人们正气不足,那么肝中风也精出现了。

    而对于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其实也能够理解或者说可以推测出来。例如肝中风,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主疏泄,主藏血。所以当肝受邪时,往往会表现出角弓反张,筋脉拘急,目痒等症状,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肝可以横逆犯胃,也可以引起肾脏的疾病,出现胃胀,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等症状。到疾病的后期,还会引起其他脏腑的问题。

    而这本书另一个令我感到神奇的地方便是书中的导引法,明明是这么简单的动作,真的可以有那么大的疗效吗?原文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中的导引法便是“手前后递 互拓 ,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心,。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 前后欹侧,柔转二七。去并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大概意思是两手前后交替互推,尽力活动二十一次。然后停止推手,手掌朝下,低头面向心胸,以意行气下达涌泉穴和仓门,气至后守一会儿收功,收功时要放松全身,将气散开,使气平调。

    此后再活动头部,向肩部前、后、左、右倾斜,柔和自如地转动十四次。这种功法可以祛除肩部血脉的寒邪,使筋脉拘急逐渐消除。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前后的摆动,倾斜头部,使肩部,头部周围的肌肉组织充分得到放松,如果是在以前我确实是会有疑惑,但是今天我却突然懂了。按照现代解剖学来理解,其实也是很好懂的,寒主收引,最主要的就是造成肌肉有紧绷感,或是变硬,既然是变硬了,那么活动可了就好了。而所谓的气向下至涌泉、仓门,更多的感觉是让人凝神静气,放松自己,一种心境吧。而且我发现其实是很讲究练气功的,在平和的心境下配合舒展身体的动作,使身体达到放松的状态。而在这其中,又格外讲究练气,中医里面认为,情志不遂可致病,如果能使心情平和,情绪类的疾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湿热论读后感

    尹美懿

    假期我阅读了《湿热论》这本书,它是温病学的奠基著作之一。《湿热论》以条文的形式成书,对于我这样中医基础并不扎实的人来说,读起来不太好形成体系。以下是一些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到内容比较多的条文和比较浅显的个人的解读。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的提纲,我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初起症候表现,湿热病的病因、受邪途径和病机演变,鉴别。我认为湿热病的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从原文看,病因是感受湿热之邪,由口鼻、皮毛而入,以口鼻为主,病变中心在中焦脾胃,在发展过程中有偏于阳明和太阴的不同。湿热病表证要与伤寒表证区别开来:二者都有恶寒发热的症状,伤寒是太阳表证,病位在皮毛,是由于寒邪束表,腠理闭塞,头疼身痛脉浮紧。湿热病是阳明太阴之表,病位较深,在四肢和胸中,是由于湿热阻滞,气机不畅,头重如裹、胸痞等症状更为明显,同时湿热病证候演变更复杂,脉象不定。

    “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7)”本条我认为可以类似于白虎汤证。舌焦红或缩,外发斑疹是邪在营血,伤及阴液。大热大渴是气分热盛证的表现,所以除了原文中使用的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等药,我认为也可以用白虎汤随证加减。自注中提出“独清阳明之热,救阳明之液,恐胃液不存”,原方中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等清热凉血解毒,养阴生津,也可以用白虎加参汤,石膏知母清气分热邪,人参益气生津,甘草粳米护胃气,辛寒清热,益气生津。如果更侧重生津,可以把人参替换成西洋参

    “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14)”我认为本条湿热病初起时出现了神志异常的症状,是由于湿热秽浊阻闭上焦和中焦,蒙蔽清窍,而不是单纯的热闭心包导致的。感邪程度较重,阻闭阳气,所以初起即胸闷不识人。阳气不通则痛,故大叫痛。湿热并重,兼夹秽浊,在治法上应该辛开苦泄,祛湿逐秽。草果、槟榔、芫荽辛香燥湿,(芫荽sui:别名香菜,辛、温,归肺、胃经,发表透疹、健胃。),鲜菖蒲芳香化浊逐秽,六一散清热利湿。但是我又认为湿热病在初起阶段,应该不至于很快达到昏乱不知人的程度,出现这种症状一般应该是达到了邪气蒙蔽心包或内陷心包的程度。本条湿热病初起即不识人、瞀乱、大叫痛,就不单是湿热病熏蒸,它还兼有秽浊之邪壅塞清窍。我经过查阅资料得知,沈宗淦认为本条是痧证。痧证除有胸脘腹痛甚至绞痛外,还同时伴有胸脘痞闷窒塞、呕恶闷乱、烦躁,甚至猝不知人等湿热秽浊壅滞气机、蒙蔽清阳的一系列症状,又称为“暑秽”、“秽浊”。

    “湿热证,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口渴......(29)”这条我乍一看到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等症状,就把它简单的理解为亡阳证,但后文起坐自如,神清语亮提示我这不是阴盛阳微的症候表现。所以我将其理解为:大汗出是邪气从腠理外出,邪从汗解,而出汗太过导致卫气暂时的衰微。大汗不能去湿,湿热邪气困于下焦,导致口渴,茎痛等症状,治疗仍应该淡渗祛湿。药用四苓加滑石清热利湿,生地滋阴去虚热护津液,黄芪皮益气固表止汗。

    比起其他直接提出方剂的书籍,《湿热论》列举用药,能让我更直观的看到用药意图,同时,也能看到用药时需要的加减变化。中医讲究三因制宜,薛生白是江苏人士,该书成书的用药,也更适合南方江南一带的湿热类疾病。所以在临床用药时,不仅仅要结合书本,还要结合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因素,不能照搬书本。同时,由于年代不同,治疗上,也应该考虑现代人的体质特点。

    这本书对于我日后中医学习、中医临床,都有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中医学习兴趣。虽然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还远远做不到将这本著作完全吃透,但是浅尝下来,也有了不小的收获,在未来,我会继续发掘它的价值,我想我在未来能够收获的,远远比我现在所感悟到的多。


    医学心悟读后感

    《医学心悟》是由清代程钟龄撰写的中医经典著作,不仅记载了著名的“八法”,同时也记载了许多临床实际有效的方剂,同时,对于中医的理论,辩证也有所介绍。因此可以说得上是中医学的必读书目之一,同时,由于成书年代是清代,语言风格更加接近白话文,对于文言文功底不够扎实的初学者相对友好。所以假期我选择阅读《医学心悟》,希望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医学素养,打牢自己的中医基础,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感悟,也有诸多的不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对妇科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又碍于时间和能力的不足,所以这次主要阅读了第五卷妇人门的部分。

    中医妇科学是下学期的课程,在阅读之前,我可以说是对于中医妇科没有一点了解,在经过阅读学习后我了解了妇人独特的病症的概念、表现以及治则治法。

    我发现书中论述了妇科病主要从脾脏论治,固后天之本。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统血。书中提到“女人之血,无孕时则为经水,有孕时则聚之以养胎。”妇人应该以血为本,现代医学中很多有关养生的论述都提倡妇女多食大枣、玫瑰等制品养血补气,所以无论有孕与否,妇人病都与气血紧密相关。脾胃是后天之本,治疗上着重关注脾胃。书中多用四君子汤及加减。在“室女经闭成损”一节,病因不外乎血海干枯和经脉逆转。若患者脾气虚弱,则用五味异功散,五味异功散是四君子汤加陈皮组成,四君子汤中人参甘温,大补脾胃之气,白术健脾燥湿,与人参同用,能够加强健脾益气的功效,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加陈皮理气健脾燥湿,促进食物消化以生气血。在“崩漏下血”、“恶露不绝”、“胎漏”等节都提到病因病机是脾虚下陷,不能统血。在“崩漏下血”一节中说到“此等之侯,无不有脾气先损,故脉息虚浮而大,须令脾胃健旺,后天根本坚固,乃为可治。”都表明了脾胃在治疗妇人血症中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有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时候,但是我相信,我的《医学心悟》阅读不会就此结束,这次阅读获得的收获可能不多,但是是一个好的开始。同时就如我刚刚提到的,阅读中,一定要保持自我,不可全盘接受,尤其是对于中医这样的古老的经验医学我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对于书中提到的诸多方剂,诸多证候,我认为一定要结合地域特色,结合气候条件来加减斟酌。如果完全按书开方,不仅仅可能会收效甚微,而且也丢弃了中医药灵活变通的特色。我认为,目前中医药的个性化治疗是优势,应该做到开方因人而异,治疗因人而异。

    在阅读之后,我对《医学心悟》一书的书名,更是有了了解,我觉得以我个人对书名的解析作为感悟的结尾最好不过,我觉得应该从两个词组理解,一是“医学”这代表了书的专业范围,也筛选了阅读人群,应该大部分是医学从业者,对于 “心悟”二字,我认为不一定全是从书中悟,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结合我所处的时代,我所生活的环境,总结出更适合当下的医疗经验,那我认为就是心中有所悟,便可以称得上心悟了


温热论学习心得

张皓钦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的我对《温热论》有以下心得:

首先我大致了解了叶桂的一生。

《温热论》并非叶桂亲笔所写,是他携徒弟游历太湖洞庭山,在舟中口述,由弟子顾景文执笔著录。后由华岫云修改整理,书名为《温热论》。通过了解叶桂的一生,我认为他是一位虚怀若谷、孜孜不倦、不耻下问之人。十四岁丧父,通过自己的努力,拜师十几位使自己的医术更加精湛。他在临终前警戒儿子们: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我想这不仅是对他的儿子们的警戒也是对成千上万杏林学子、医者的警戒。由此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会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声音出现。

其次我知道了温病与伤寒的发病机理与传变的区别。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寥寥数语点明了温病的发生是由于在外感受温热之邪,邪从口鼻入进而侵犯人体,首先侵犯的是人体的肺,由于肺居高位称为华盖且为娇脏,此时若不加治疗或者误治就可能逆传心包。由此可见温病的发病形式可分为三种:新感温邪外感、伏邪温邪自里而发、新感引动伏邪温邪先受而引动在里伏热而致病“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温热之邪具有阳热之性,初犯人体可表现为表热证并且很快传里表现为里热证。然而伤寒即感受寒邪后,初期寒邪侵犯足太阳膀胱经表现为表寒证,而后表寒之邪化热传里需要一个过程,化热的速度较慢。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伤寒由表寒证到里热证再到里虚寒证病变性质较大。温病初期表现为表热再到里热后期表现为虚热病变过程一直有热的特性。在传变得过程中:伤寒遵循六经传变即为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温病遵循卫气营血传变即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营分既可外透气分又可内陷血分;三焦传变上可分为顺传和逆传,顺传: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到中焦足阳明胃经最后到下焦;逆传: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到上焦手厥阴心包经。

温病与伤寒治疗原则上的一些区别。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从此段可以看出叶天士针对温病指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当邪在肺卫,当用辛凉轻剂用以疏解肺卫之邪如:银翘散,若进一步发展为气分热盛证时可用辛凉重剂如白虎汤;当热入营分时应当用清营凉血剂清营凉血透热转气如:清营汤;当热入血分时直需凉血散血祛瘀如:犀角地黄汤。“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此句表明当病邪入里到少阳经时,伤寒多表现为少阳枢机不利,治法当以和解少阳为主代表方为:小柴胡汤;而温病则多为邪留三焦,温邪夹水湿停滞,出现类似伤寒少阳病寒热往来的症状,治法当分消上下,宣通气机,清利湿热如十枣汤。“热病救阴则易,同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进一步指导了温病的治疗方法。“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热邪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抟,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屎燥为无湿矣。”表明当邪热结于阳明时,伤寒多投以峻下之法;温病则多见热结阴亏,用养阴攻下之法。

最后通过阅读学习了温病的诊法

望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表明通过望齿主要判断胃肾阴阳;望癍疹白瘩:①色深浅:以癍色红为热、色紫为热盛、色黑为热极,色淡红为虚癍;②色荣枯:以色亮泽为正未伤,色枯暗为正已伤;③癍块大小:以色紫而点小为心包热,点大而紫为胃中热;④癍疹的伴随症状:出而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出而昏蒙则为正不胜邪或胃津内涸;望舌:①望舌苔:以有无及润燥判断正气津液之虚实;以厚薄及是否腻浊判断湿浊宿滞之有无;以黄白及黄色之深浅判断寒热属性及轻重。②望舌绛:舌之红绛为热入营血,以红绛紫色之不同判别邪热的深浅;以绛舌之干燥与否及干燥所在部位判断津液存亡及所伤脏器;以绛色之亮泽或晦暗判断其正气之盛衰。③舌体运动不利:舌绛难伸,痰阻舌根,为有内风也;舌绛而不鲜,干枯而痿者,为肾阴涸。

以上皆为阅读《温热论》的所感所学。


肘后备急方学习心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对《肘后备急方》有以下感悟:

首先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葛洪的一生。

葛氏祖辈世代为官,学识渊博,有济世之才。从祖葛玄好神仙修炼术,通医术,为东吴名道,得孙权信任,以行奇技于世,人称“太极左仙翁”,“葛仙翁”。父葛悌以孝友闻,行为士表葛洪系葛悌第三子。关于葛洪得生卒年,多有争议。

葛洪的童年无忧无虑,终日多是骑马、射箭、游玩,但亦喜欢学习,尤其爱好神仙导引之法,为人木讷,不好与人交往。葛洪13岁时,其父葛悌受晋朝的南迁势力排挤,郁郁不得志,从此家道衰落,葛洪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农樵生活,在亲自耕田种地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不远千里,艰辛跋涉,借书览阅,16岁时,读《孝经》《论语》《诗》《易》等书籍,数年间不下万卷,为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葛洪与南海太守鲍靓相识后,交往密切,切磋医学、炼丹之术。永嘉六年授葛氏《三皇文》,并将其女鲍姑嫁给葛洪,鲍姑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灸治家。她的针灸技术和医术为葛洪后来研究医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葛洪的一生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从晋武帝太康四年到惠帝太安元年,刚好二十岁,这是葛洪读书求道的时期。二十岁前是葛洪求学、习作阶段,喜好颇多,日后的学问与方向大多奠基于此;第二期:从惠帝太安二年到晋王建武元年,这是葛洪撰写子书的时期。葛洪沉潜精进,尤有进境,累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培养了深刻的社会观念;第三期:从晋武帝元年到成帝咸和六年,这是葛洪任官封爵的时期。这一时期,葛洪虽担任一些闲散的官职,但对其并不热衷,且尝试过隐居生活;第四期:从咸和七年到建元元年卒于罗浮山。

然后谈谈我通过阅读对整本书的浅表认识,我很清楚我对此本书的认识理解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需要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

此本书中记载了大量艾灸的方法:直接灸和间接灸,间接灸有可分为;隔蒜灸,隔盐灸,隔椒面饼灸,隔香豉饼灸,雄黄药灸,巴豆药灸,隔瓦甑灸。

书中记载直接灸时,勿令艾柱燃尽,觉火热便去艾:《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若口喎僻者,衔奏灸口吻口横纹间。觉火热便去艾,即愈。勿尽艾,尽艾则太过。同时我发现书中对于艾的用量也有明确的记载,用艾的单位为“壮”即每灸一个艾柱为一壮。

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为以下几处:《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治诸疟病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即为青蒿一把,用水浸泡,然后捣碎绞取汁,尽量一次服用完毕。屠呦呦也正是读到此处得到灵感,发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我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提取的关键是温度,青蒿乙醚提取物除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的效果是最好的。

治面疱发秃身臭心惛鄙丑方第五十二》疗人须发秃落不生长。

麻子仁三升,秦椒二合,置泔汁中一宿,去滓,日一沐,一月长二尺也;又方:蔓荆子三分,附子二枚(碎)。酒七升,合和器中。封二七日,泽沐,十日长一尺。勿近面上,恐有毛生;又方:桑白皮,剉三二升,以水淹,煮五六沸,去滓。以洗须发,数数为之,即自不落;又方:麻子仁三升,白桐叶一把,米泔煮五六沸,去滓。以洗之,数之则长。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总结的方法在今时也依旧有用,联系实际如今大多数青年面临脱发困扰,先人的智慧结晶或许可以减轻人们的困扰。土瓜根,捣筛,以浆水和,令均匀,入夜浆水以洗面,土爪根涂药。旦复洗之,百日光华射人,夫妻不相识。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土瓜根可治"面黑面疮"。因为它含有蛋白氨基酸、胆碱淀粉等。可活血化瘀、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面部黑点治疗痘痘及痘痕有奇效唐代官府竹纸编写的药典《新修本草》上芥有记载土瓜根能滋润皮肤,去皱增白,活血化淤,消肿,清热排毒等功效。如今市场上也有售卖土瓜根粉等产品。

依稀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说过中医外科在历史上起着关键性作用,无论是疮疡肿毒亦或是各种疑难杂症,通过阅读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古人总结了许多治疗方法,在如今临床上也依旧实用。通过学习各家思想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通过阅读整本书籍,开始阅读的时候我确实感受到很枯燥乏味,全是一些治疗手段,但是渐渐的查阅资料是我发现现代很多治疗方法从这本书中都可以发现一些影子。我不再排斥一些玄学,以前的我总认为这些方法都是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通过阅读《治卒魇寐不寤方第五》改变我对一些玄学的看法。在我看来中医治疗的很多方法现代科学是无法佐证的,或许在百年后现代科学研究可能对中医的一些方法进行科学的证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阅读开括了我的眼界,让我对古人的智慧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肘后备急方》全书的方法在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以上皆是我阅读此书的所感所思。

 

 

 


脾胃论

赵浩然

 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讨论了脾胃的基本概念,以及与脾胃相关的生理功能、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诊断方法。中卷继续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疾病,及调理注意事项。下卷着重于讨论脾胃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关系,以及脾胃病变对全身健康的影响。还包括了与脾胃有关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

 本书中多处引用内经的原文,并对其要旨进行了探索,脾胃论可以被看作是内经的延伸和深化,特别是对内经中有关脾胃的内容的进一步探讨和发展。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运行全身,后天水谷之气更是人体后天活动的根本,同时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和津液与气血有密切关系。水谷之气提供了气血的基础,气血在人体中流动,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养分。元气是人体的根本能量,它包括先天元气和后天元气。水谷之气为后天元气的来源,通过饮食获取的水谷维持了元气的充沛。水谷之气的充沛与人的精神状态和气质有关。如果身体吸收的水谷之气充足,那么人体会更有活力,思维更为清晰,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换而言之,脾胃实则九窍通。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春升酸泻辛补,夏浮咸补甘泻等,五味补泻不与五脏对应,因为是补泻其能,而非五脏之形。与四季,则土居中,上下左右为冬夏秋春,升降浮沉与四时对,四时升降浮沉,升为吐,浮为汗,降为下,沉为利,与治法对。脾胃位于中,上行下寻皆需过脾胃,脾胃虚,则中失所养,上下失其来者,则为病。

 脾胃论的知识可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珍视饮食的选择,保持情感的平衡,并且将健康视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全面的关注和呵护。虽然说病从口入,但我们不应仅仅注重脾胃的调理,也应该对其他四脏有关注,毕竟人是一个整体,就如天地阴阳循环,一处堵塞,终会漫及全身。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分为上中下三品,一共是365味药,上药一百二十种中药一百二十种,下药一百二十五种。365种药我个人感觉与一年365天相联系,应该是暗和一岁365日,同时人身上有365个穴位,从侧面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作用不得而知,为什么有许多种药材,但是不多不少只取了365种?

 神农本草经把药品的分为上中下暗合天地人?后文写到,上品安命,中品养性,下品除病,是理解为上品药可以常吃,中品药偶尔吃,下品药治病时才吃,上品可久服而不伤人,下品多毒不可久服,亦或者理解为中上品的药性弱,而下品药性强,如果辩证正确,根据自己的体质服用对应的上品药,可以慢慢的调理自己的脏腑阴阳关系,就如补阳药,上品的药是+1 +1...慢慢的补,而下品药药性强是+100 +100...的补,上品药不伤人是因为,其补的力度小,就算辩证失误,人体也会自动的调节,但是下品药药性过于强烈,已经超出了人的调节范围,只有在生病时,人体的阴阳失衡,下品药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下品药多用于治病。

 本草经含草木虫石谷兽鱼果人,涵盖的范围极广,其中多草木石,有一些已经不在用甚至不知是何物,如解狼毒的占斯,解黎毒的卢汤也有许多名称与当今不同,像莲蔂是覆盆子,茺蔚子是益母等,神农本草经非一人之专著是一段时间内中药知识的总结的著作,就像黄帝内经一样。同时,本草经中药物的作用,写的过于奇妙,如丹砂久服通神明不老,玉泉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等等,通神明为神志清晰,不老为延缓衰老,神仙为心情顺畅,需要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个别药物的分类,我认为这本书有些偏颇,如水银归为中品,细辛归为上品,丹砂归为上等,固然,丹砂的安神定志作用较为突出,但是,其用法不当容易中毒,细辛也有小毒,使用有一定风险,却都归为上品。

 神农本草经只写出了药物的作用和治疗病症,而我们所学的教材,用四字短语,简明扼要的表明药物的主要功效。在教材中,处处含有本草经的影子,同时体现出了本草经在医学中的地位,是中药学的奠基基础是根本。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学的瑰宝,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医学的知识和智慧,更提醒我们尊重自然、珍惜健康,同时也表明医学是一门深邃且复杂的科学。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珍视这一传统智慧,将其传承下去,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


健康之本,脾胃乃生化防御之源

秋媛

  1. 引言

    1.1背景介绍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杲所著,是中医脾胃学说的经典之作。本书以“脾胃”为主题,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脾胃虚弱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非常有价值的经典之作的《脾胃论》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目的和意义

    《脾胃论》突出脾胃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的观点,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在现代医学中脾胃重要性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也为我们日常保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脾胃论》阐明脾胃虚弱的原因,作者认为,饮食不节、情绪不调、过度劳累等因素都会导致脾胃虚弱。在当代社会,饮食不节,情绪不调这些原因也同样适用,因此本书的脾胃重要性观点对于现代人的健康保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脾胃论》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书提出“健脾益气”、“温中健脾”、“补益气血”等具体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在气血虚衰,老年人体质虚弱等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3.《脾胃论》的金典之处

    1.理论系统完整:本书理论体系完整,逻辑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脾胃学说的精髓。

    2. 临床实用性强:作者所阐述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适合初学者:本书语言简练易懂,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4.《脾胃论》作者传递的信息和思想:

    1)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

    2)提出了“气化”、“升降”等概念,强调了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3)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出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二、《脾胃论》概述

    2.1《脾胃论》的起源与发展

    2.1.1起源

    脾胃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一部总结古代医学经验的重要著作,其中阐述了脾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脾胃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气血的生成、水液的代谢以及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密切相关。在《黄帝内经》中,有许多关于脾胃论的论述,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等。

    2.1.2发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脾胃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古代,医家们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逐渐认识到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尤其在宋代以后,医家们开始注重脾胃病的内因,如七情、饮食、劳倦等,这些都与脾胃的功能异常有关。

    2.1.3演变

    在历史的长河中,脾胃论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朴素医学观点到后来的系统理论,脾胃论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和理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脾胃论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脾胃学说。

    2.2《脾胃论》的基本理论

    2.2.1脾胃的生理功能

    脾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管人体的消化吸收、水液代谢及气血生成。脾胃相互表里,共同完成人体消化、吸收、代谢等生理功能。

    2.2.1.1脾胃的生理功能

    1. 消化功能: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相互配合,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脏腑,以营养全身。

    2. 吸收功能:食物消化后,脾能吸收食物中的精微物质,将其转化为气血津液,输送至全身各处,以供养机体。

    3. 运输功能:脾胃还具有运输水液和血液的功能。胃主降浊,将水液输送到膀胱等脏腑,以维持水液代谢平衡。脾主升清,将气血津液向上输送至心肺等脏腑,以维持气血正常生成。

    2.2.2脾胃的病理变化

    1. 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减退,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2. 脾湿:湿邪困脾,导致腹胀、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3. 脾不统血:脾气不足,不能统摄血液,导致出血等症状。

    4. 脾胃湿热:湿热内蕴脾胃,导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渴等症状。

    三、观后感及思考

    3.1.对脾胃论与疫情之间联系的认识及理解

    3.1.1脾胃病的由来

    3.1.1.1病因

    导致脾胃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调、过度劳累、感受外邪等。饮食不节会导致脾胃损伤,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情志不调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胃痛等症状;过度劳累会导致脾胃虚弱,出现泄泻、水肿等症状;感受外邪,如寒邪、湿邪等,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异常。

    3.1.1.2病机

    脾胃病的病机主要包括气血不和、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等方面。气血不和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湿热内蕴会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泄泻、水肿等症状。

    3.1.1.3诊断

    诊断脾胃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来判断脾胃的功能状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嗅患者的口气等来判断脾胃的功能异常;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饮食等情况来了解脾胃病的病情;切诊是通过摸脉搏、触腹部等来判断脾胃的气血运行及脏腑功能。

    3.2脾胃功能与疫病传播

    脾胃功能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助于维持人体的营养平衡,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防止疫病的传播。

    疫病的传播往往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例如,湿邪是疫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脾胃功能失常会导致湿邪内生,从而增加疫病传播的风险。同时,疫病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

    3.2.1脾胃失调与疫病症状

    疫病症状的出现往往与脾胃失调有关。脾胃失调会导致人体气血不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疫病。例如,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这些症状都与脾胃失调有关。

    此外,脾胃失调还会导致其他症状的出现。例如,湿邪内生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肝气郁结会导致胸闷、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增加感染疫病的风险。

    3.3调理脾胃与疫病防治

    调理脾胃是预防和治疗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的传播。

    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建议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豆类、水果和蔬菜等。此外,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锻炼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脾胃功能。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舒缓身心,调节气血。

    四、对脾胃论在临床应用中的启示和挑战

    4.1《脾胃论》治疗恢复疾病方法如何适用于当今社会:

    1. 对于现代人的饮食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书强调了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现代人往往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食用垃圾食品等,这些行为都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因此本书对于指导现代人的饮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对于现代医学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现代医学在疾病治疗上往往重视病因、病理等方面的分析,而《脾胃论》则强调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3. 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本书所阐述的脾胃虚弱的原因也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指导人们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2. 总结:

    5.1脾胃治疗

    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中药、西药等药物治疗,增强脾胃功能。

    2. 非药物治疗:采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调节脾胃功能。

    3.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选择有益于脾胃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 生活调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增强脾胃功能。

    5.2适用于脾胃的药物

    1. 中药:常用调理脾胃的中药有参苓白术散、归脾丸、健脾丸等。

    2. 西药:常用调理脾胃的西药有消化酶、益生菌等。

    3. 饮片:常用调理脾胃的饮片有黄芪、党参、白术等。

    5.3适用于脾胃的饮食

    1. 宜食食物: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小米、黄豆、玉米、山药、香菇等。

    2. 少食食物: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肥肉、冷饮等。

    3. 忌食食物:对脾胃有害的食物,如烟草、酒精、咖啡等刺激性物品。

    六、结语

    脾胃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对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脾胃学说。脾胃功能与疫病传播、疫病症状以及疫病防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预防和治疗疫病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脾胃论依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关注脾胃的健康状况,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来增强脾胃功能,以降低感染疫病的风险。

    七、参考文献:

    1. 李杲. 脾胃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疫病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三焦分治,非吴鞠通属也

    周秋媛

一、引言

1.1背景介绍

   《温病条辨》是清代著名中医学家吴瑭所著。该书是吴鞠通在《温病条例》的基础上扩编而成,对温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在诊断上,提出了“辨舌验齿”;在治疗上,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疏风解表的方剂;在预防上,强调了“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润其肠”;“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清其肠”;“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重视辨证论治是该书最大的亮点,同时该书又提出了确切的辨证方法。

二、《温病条辨》概述

2.1《温病条辨》的起源和发展

2.1.1温病条辨的起源

《温病条辨》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吴瑭所著,温病条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当时,温病学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限制,许多医家对温病的认识和应用存在误区。吴瑭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作了这部经典之作。

2.1.2温病条辨的发展

自《温病条辨》问世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最早的版本为嘉庆五年(1800年)初刻本,而目前通行的是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排印本。不同版本在内容上有所差异,但整体框架和核心思想基本保持一致。

在温病条辨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医学家对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清代医学家薛雪。他在自己的著作《温热条辨》中,对《温病条辨》进行了批注和注解,极大地促进了温病条辨的传播和影响。

2.1.3温病条辨的传播

《温病条辨》作为温病学的经典之作,在医学领域广为流传。自问世以来,深受医学家和医生的喜爱,被广泛应用于温病的防治工作中。不仅在中国,温病条辨在东亚、东南亚以及一些欧美国家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1.4温病条辨的影响

    《温病条辨》对中医药学、世界医学和现代临床医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温病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指导。同时,温病条辨的思想和方法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影响,为世界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2.1.5温病条辨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学的发展,温病条辨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在历史上,温病条辨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和改革,如明清时期的温疫流行、民国时期的医学交流等。这些事件和改革都对温病条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1.6温病条辨的版本

在温病条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版本。不同版本的特点和优缺点各异,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例如,有些版本侧重于理论阐述,有些版本注重临床实践。医生在选择使用时,需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版本。

2.1.7温病条辨的修订

在温病条辨的发展过程中,多次进行了修订和再版。这些修订和再版主要是为了完善原著中的不足之处,以及适应时代发展和医学进步。其中,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排印本是最为通行的一个版本,也是目前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主要参考版本。

2.2《温病条辨》的基本理论

温病,一种传统的中医疾病名称,指的是由外界致病因素引起的发热性疾病。这种疾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发展与变化与人类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病因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包括时邪、疫疠等外部致病因素,这些因素会侵袭人体的肌肤、口鼻等,从而导致疾病的发作。内因则包括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情志失调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人体内部环境失衡,从而引发温病。

3.1温病的症状

温病的症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初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中期症状可能包括口渴、便秘、尿黄等,后期症状可能包括盗汗、低热、乏力等。

3.2温病的诊断

温病的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进行。其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关键的一步。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饮食、作息、情志等情况,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3.3温病的治疗

温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方法。其中,中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此外,针灸治疗也可以辅助中药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4温病的预防

预防温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定期进行体检等。

3.5温病的护理

对于温病患者,良好的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以下是一些护理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食物,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四、《温病条辨》的观后感及思考

4.1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

读完《温病条辨》,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在中医学中,温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温病条辨》则是温病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在书中不仅对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而且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4.2对《温病条辨》病理变化及与疫病相关的思考

《温病条辨》是清代著名中医学家吴瑭所著,是一部系统阐述温病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内容的经典之作。在中医界有着极高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温病的防治工作中。该书通过对温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对于疫病的防治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2.1温病条辨对于辨别疫病的证候特点、演变规律有指导作用

《温病条辨》提出了“六经证治”的方法,将温病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法。这一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疫病的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从而精准施治。通过辨明病因,确定证型,医生可以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

4.2.2温病条辨提倡分型施治

在《温病条辨》中,作者提出了分型施治的思想,即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对于风热型温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为主;对于湿温型温病,治疗应以化湿和中、清热解毒为主。这样的分型施治方法,使得治疗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小结

5.1《温病条辨》详细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内容,为认识和防治疫情提供了理论依据。它提出了“六经证治”的方法,将温病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法。这一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疫情的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从而精准施治。

《温病条辨》提倡分型施治,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面对疫情时,根据疫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和有效地应对疫情。《温病条辨》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我们了解温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书中提出的“治未病”和“辨舌验齿”等理念和方法,对于当今社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5.2温病条辨对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具有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中强调了“治未病”的理念,即通过调节身体的内外环境,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一理念对于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温病条辨》提出的“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提醒医生在防治疫病时要考虑到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域的差异,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方案。这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温病条辨》作为中医经典之作,对于防治疫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其中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疫病的挑战,提高疫病防治的效果,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