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动态 > 正文 >

学科建设

宣明论坛第十一期—论以医药文物作为医药对象


118日,学院邀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孙灵芝老师参加宣明论坛,本期宣明论坛主题为:“在医药博物馆看什么——兼论以医药文物作为医药对象”。孙灵芝,浙江如东人,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各1项,出版著作《明清香药史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

孙老师先以海报分享的形式,实时分享了关于中医药文化领域的热点以及研究前沿现状,围绕国社科选题,讲述了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孙老师提出了以“医药文物”为对象的研究论题,指出了当下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医药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难点。

孙老师介绍了三个中外博物馆的馆藏珍宝并以此为线索,将中医药研究与医药文物紧密结合,孙老师首先举出了故宫博物院的“巴尔撒抹油”,追溯了“巴尔撒抹油”在清史史料中的记载,又进一步分析了“巴尔撒抹油”的历史源流,认为“巴尔撒抹油”和唐代的“阿勃参”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佐实了“巴尔撒抹油”就是如今的“秘鲁香膏”。

其后孙老师介绍了甘肃省博物院所藏的出土医方,该医方以西夏文字撰写,孙老师对其进行了释读溯源,通多学术史回顾,对比了有关该医方的诸多著作以及研究资料,点明了在资料对比中的问题意识,该医方普遍被认为是治疗“伤寒病”医方,然而孙老师则强调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常识思维”、“惯性思维”所存在的影响,并重新进行了释读考证。

最后孙老师举出了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紫草茸,并将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所藏的紫草茸进行对比研究,围绕紫草茸的分布、条目、性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学术角度提出了紫草茸的分类及定义问题,即紫草茸究竟是植物药血竭使用的树脂类植物药,还是作为动物药所分类的“紫丱”,孙老师通过对其产地以及功效等角度进行详细考证,论述了紫草茸的真实身份就是动物药“紫丱”

孙老师通过分享以上三个博物馆所藏的“医药文物”,论述了在医药博物馆中所蕴含的丰富中医药信息,并分享了在医药博物馆中针对藏品研究主要的观察方法、研究方法以及问题意识,丰富了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研究在博物角度的价值。

本次会议同邀请到北京市回民医院民族医学科主治医师靳宇智老师作为与谈人参与会议,靳老师仔细概括了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加以阐述,又在历史医卫器具分类的基础上,丰富了孙老师的课程内容。

                                                          (撰稿人:张鸿博)